[发明专利]植物耐低温基因AtLCBK1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0483.X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淑华;张瑶;张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4 | 分类号: | C12N15/54;C12N15/82;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低温 基因 atlcbk1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植物耐低温基因AtLCBK1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与动物或微生物相比,植物由于其生长的固着性,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作为重要的环境胁迫之一,温度不仅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是限制作物产量的因素,很多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就是由于低温寒害造成的,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加剧了全球的粮食危机。因此研究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能够为提高植物抵抗低温寒害的能力创造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植物基因组测序的陆续完成,大量突变体的筛选克隆,相关遗传和生化的分析,都使人们对植物冷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拟南芥属于十字花科植物,由于其形态个体小,生长周期快,基因组小,重复序列少,并且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且容易被人工诱变产生大量不同基因位点遗传变异的突变植株,作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发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植物耐低温基因AtLCBK1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耐低温基因AtLCBK1的应用,其是通过在植物中过表达AtLCBK1基因,获得耐低温的转基因植物。
本发明中涉及的AtLCBK1基因的序列为:
i)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ii)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
iii)在严格条件下与Seq ID No.1所示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严格条件为在含0.1%SDS的0.1×SSPE或含0.1%SDS的0.1×SSC溶液中,在65℃下杂交,并用该溶液洗膜。
AtLCBK1基因由4878个碱基组成,该基因的读码框为自5’端第626位到第4545位碱基。AtLCBK1基因来源于哥伦比亚生态型的拟南芥,在拟南芥基因组数据库中编号为At5g23450。
由AtLCBK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影响其活性的前提下,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得到所述蛋白的突变序列。例如,将第189位Arg替换为Val。
应理解,考虑到密码子的简并性及不同物种密码子的偏爱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适合特定物种表达的密码子。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植物耐低温的AtLCBK1基因序列或其片段的克隆载体或各类表达载体,含有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含有所述基因序列或其特异片段的转化植物细胞和转基因植物。
前述应用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例如拟南芥等。将植物耐低温AtLCBK1基因在植物中过表达,包括利用任一种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过表达的载体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建耐低温的转基因拟南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拟南芥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F和R为引物,扩增AtLCBK1基因,将扩增产物构建到表达载体pSuper1300上,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AtLCBK1-pSuper1300;
2)用AtLCBK1-pSuper1300转化农杆菌GV3101,然后利用转化 的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获得耐低温的转基因拟南芥幼苗。
其中,步骤1)中所述引物F和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4所示。所述拟南芥优选为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即具有纯合基因型的拟南芥植株。
将本发明的AtLCBK1基因过表达后,拟南芥表现为耐低温的表型。为了便于对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进行鉴定及筛选,可对所使用的载体进行加工,如加入植物可选择性标记或具有抗性的抗生素标记物等。
本发明通过对编码植物内鞘氨醇激酶的基因AtLCBK1(全称为Sphingoid Long-Chain Bases Kinase1)的研究,发现该基因的突变体具有低温敏感的相关表型,而过表达该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能够产生抗低温的相关表型,本发明首次发现该基因抗低温的重要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0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