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4369.4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段昌凯;杨健;赵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体 粗加工 夹具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缸体的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粗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而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决定了粗加工的精度。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体1’放置于夹具体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定位基准如图2所示,发动机缸体1’上分别设有六个定位面,第一定位面11’、第二定位面12’和第三定位面13’限制了发动机缸体1’沿Y轴的移动、X轴的转动和Z轴的转动三个自由度,第四定位面14’、第五定位面15’增加限制了Z轴的移动、Y轴的转动两个自由度,第六定位面16’增加限制了X轴的移动一个自由度,即通过上述六个定位面完全限制了发动机缸体的自由度。
然而,现有技术中夹具的定位基准,全部采用发动机缸体1’的表面作为定位面,由于其表面的制造精度较低,在对发动机缸体1’进行定位时,容易导致发动机缸体1’的定位面与夹具的定位块没有有效贴合,同时,全部采用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块贴合时,容易导致发动机缸体1’的尺寸误差全部集中在一侧,造成误差累计,造成粗加工后的发动机缸体1’的余量不均匀,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很难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总成,旨在提高发动机缸体的粗加工时的加工精度,为后续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提供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缸体粗加工的夹具总成,包括夹具体,和设于所述夹具体的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定位块具有水平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块具有竖直定位面,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压紧所述发动机缸体并定位于所述水平定位面,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压紧所述发动机缸体并定位于所述竖直定位面,还包括设于所述夹具体的对中定位机构,所述发动机缸体设于所述对中定位机构内,且所述对中定位机构与分别设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两同轴孔配合定位。
优选地,所述对中定位机构包括驱动件、设于所述驱动件两侧并固接于所述夹具体的两底座,和设于所述驱动件与两所述底座之间并以所述驱动件对称分布的两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接触的推杆,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摇臂,所述推杆沿自身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推杆支座,所述摇臂的一端设有定位轴,另一端设有过渡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推杆接触,两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两同轴孔对中定位。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可转动的椭圆轮,当所述椭圆轮的长轴端与两所述推杆接触时,两所述定位轴与两所述同轴孔对中定位;当所述椭圆轮的短轴端与两所述推杆接触时,两所述定位轴与两所述同轴孔脱离。
优选地,还包括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摇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支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连接杆,和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压板,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压板的一端设有螺纹,螺纹连接件螺接于所述连接杆并压紧所述压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支撑所述压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转动部,和设于所述转动部的压杆,所述转动部绕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压杆压紧。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固接于所述夹具体的固定轴和安装于所述固定轴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固定轴。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固定轴过盈配合,与所述安装孔间隙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所述发动机缸体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所述发动机缸体的
作用力竖直向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夹具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固接于所述夹具体的滑套、和设于所述滑套内远离发动机缸体一侧的第一压簧,所述第二支撑杆滑接于所述滑套并与所述第一压簧接触。
优选地,还设有锁杆,所述锁杆通过锁止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配合锁止。
优选地,所述锁止部包括设于所述锁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的第一斜面,和设有所述第二支撑杆外壁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斜楔配合,且所述锁杆与所述夹具体螺纹连接。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电子识别车数记录统计系统
- 下一篇:护士长考勤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