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核铜配合物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9062.3 | 申请日: | 2014-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范超逸;黎燕;张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核铜 配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合物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核铜配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无机化学是介于生物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内容十分广泛的边缘学科。广义地讲,生物无机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内与无机元素有关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学科。金属离子及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是生物无机化学最基本的反应。核酸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而且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它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酸的结构直接影响其功能,并与致癌、抗癌有关。由于金属配合物可作为DNA结构和构象的探针,近年来,小分子配合物与大分子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生物无机化学领域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已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核铜配合物在质粒DNA切割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思路:合成双核铜配合物,利用其模拟核酸酶,并应用于对质粒DNA的切割。
一种双核铜配合物的应用,该双核铜配合物由以下步骤制成:
(1)将1毫摩尔四氮唑-5-甲酸乙酯溶于1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1毫摩尔KOH,室温下搅拌3小时,制得溶液。
(2)往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加入0.5毫摩尔CuCl2?2H2O,室温下搅拌2小时,得到蓝色混浊液。
(3)将步骤(2)制得的蓝色混浊液过滤,得蓝色滤液,室温下自然挥发,三周后析出蓝色块状晶体,即为双核铜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图为:
。
所述双核铜配合物的分子中,配体通过环上的一个氮N1和羧基的一个氧O1以螯合形式与Cu1配位,同时,通过另一个氮N2连接Cu1A,以μ2形式参与配位;中心二价离子Cu1分别与来自一个配体羧基的氧原子O1,四氮唑环上的N1和N2A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进行配位,配位数为五;按照Addison/Reedijk几何标准,τ = 0.049,说明配位原子在Cu1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构型;N1、O1、O4、N2A构成四方锥的底面,第五个配位点被另一个氧原子O3占据,铜离子距离四方锥赤道平面的距离为0.0560 ?,铜离子之间的距离为4.0573 ?,赤道平面上Cu-O和Cu-N的平均键长分别是1.9809(17) ?和1.9935(2) ?,轴向位置Cu-O键长则是2.3376(17) ?,N1N2N2AN1A的平均偏离是0 ?,说明这个桥联环是共平面的。
本发明的双核铜配合物应用于切割质粒DNA。
本发明的双核铜配合物具有核酸酶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切割DNA,对探索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以及设计新的DNA结构探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核铜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双核铜配合物切割pBR322 DNA的电泳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双核铜配合物切割pBR322 DNA的电泳图计算出的DNA被切割结果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将1毫摩尔四氮唑-5-甲酸乙酯溶于1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1毫摩尔KOH,室温下搅拌3小时,制得溶液。
(2)往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加入0.5毫摩尔CuCl2?2H2O,室温下搅拌2小时,得到蓝色混浊液。
(3)将步骤(2)制得的蓝色混浊液过滤,得蓝色滤液,室温下自然挥发,三周后析出蓝色块状晶体,即为双核铜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图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9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动力汽车
- 下一篇:一种单电动机双轴输出的电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