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鱼肉品质变化的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2804.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江;刘寿春;钱建平;刘学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鱼肉 品质 变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判定鱼肉品质变化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肉品质评价方法有很多,但这些评价方法包括感官评价、微生物检测、生化分析和物理分析均不能达到快速检测的要求。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快速发展,酶传感器法、近红外光谱法、电子鼻技术等快速检测方法逐渐得到使用,但是酶电极传感器的灵敏性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近红外技术需要提前建立待测指标的量化模型,目前近红外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是测量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基本成分的含量,其他品质指标的测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人工嗅觉系统(也称电子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客观、快速、准确的“绿色”检测系统,待测样品几乎不需要前处理,气体采集和识别过程快速简便,重现性强。人工嗅觉系统通过采集待测样品的顶空挥发性气味,传感器吸附了不同气体成分进而产生不同的电导率,多个传感器阵列所产生的电阻率变化生成指纹图谱,通过数据处理和适宜的模式识别方法,最终获得待测气体的判别模型。采用人工嗅觉系统判别鱼肉品质的重要依据来源于:宰后鱼体由于内源酶和外源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肌肉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导致鱼肉的外在品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为异味、褪色/变色、软化、黏液等,而鱼肉的异味是反映其内在品质变化的最敏感的外在特征之一。因此,对鱼肉的异味整体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构建判别模型,是快速评判鱼肉品质变化的新方法,提倡低碳、经济实用的品质管理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评判鱼肉品质变化以及判定鱼肉品质等级的关键问题。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判定鱼肉品质变化的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采集冷藏过程中鱼肉贮藏品的挥发性气味,同步进行鱼肉品质分析;
S2:通过对鱼肉品质分析获得不同鱼肉品质等级的气味指纹图谱;
S3:提取所述气味指纹图谱中稳定响应区域的特征信号;
S4:根据所述特征信号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识别鱼肉的不同品质等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后还包括:通过预留样品进行回判验证。
具体地,对鱼肉品质分析可以采用感官评价、理化分析和/或微生物检测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准确称取样品于烧杯中,并用双层保鲜膜将所述样品进行密封;
S12:待室温平衡状态,所述样品气味平衡均匀后,经采样通道泵入到系统中;
S13:传感器阵列吸附一定量的挥发性物质引起电导率变化,并将所述电导率变化的信号进行采集并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具体获得步骤。
S21:鱼肉冷藏期间,采用气味传感器阵列系统采集鱼肉的顶空挥发性气味,同步进行了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耐冷菌的测定;
S22:通过上述采集与测定获取不同贮藏天数、不同感官评价分值、不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以及不同耐冷菌数量所对应的10个传感器阵列的10条响应曲线图,其中,所述响应曲线图数值与所述贮藏天数、感官评价分值、挥发性盐基氮以及耐冷菌含量为一一对应关系;
S23:通过对所述响应曲线图分析获得不同鱼肉品质等级的气味指纹图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通过10个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的变化曲线,选取所述变化曲线响应平稳的信号值作为特征提取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鱼肉的品质等级进行模式识别,其中,所述主成分分析为将10个传感器提取的多维向量进行数据转换,并通过较少的主成分代替原来的多维向量。
为此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判定鱼肉品质变化的系统,包括:
采集分析装置,用于采集冷藏过程中鱼肉贮藏品的挥发性气味,同步进行鱼肉品质分析;
获取图谱装置,用于通过对鱼肉品质分析获得不同鱼肉品质等级的气味指纹图谱;
提取特征信号装置,用于提取所述气味指纹图谱中稳定响应区域的特征信号;
构建模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号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识别鱼肉的不同品质等级。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判验证装置,用于通过预留样品进行回判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分析装置进一步包括:感官评价模块、理化分析模块和/或微生物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2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稻共养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散养禽舍内的喂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