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材凸包产品一次性成型模和一次性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5840.X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骏汇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材凸包 产品 一次性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厚材凸包产品一次性成型模和一次性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厚材凸包产品(例如图1所示用于汽车刹车片且设有凸包71的凸包钢背7)的冲压技术在国内市场尚属发展阶段,许多厚材的特殊产品成型难题仍需攻克,由于厚材产品的特殊性,在成型时需要巨大的压力,同时产生的反压力也非常大,往往可以达到十几吨、甚至数十吨之巨。在冲压时,模具往往冲压十几次后就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崩裂,甚至根本无法冲压。为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采用更好的模具材料及更优化的模具结构。现实情况下,使用更好的模具材料可以提高模具寿命,但对厚材成型模具的提升有限,无法根本解决成型模具的崩裂问题,于是对模具结构的改进成为众多企业解决厚材成型模具的重要途径!
凸包产品是厚材成型产品中的一种,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为解决凸包产品成型过程中折弯及成型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大多采用先墩粗,再用多次成型的方法,但由于成型模具的造价昂贵,多次成型不但提高了模具成本,也耗费人力物力,高昂的成本给厚材成型产品的研发带来巨大的阻力,部分企业甚至因此放弃了此类产品、停止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厚材凸包产品一次性成型模和一次性成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凸包产品需要多个成型模多次成型,模具成本,也耗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厚材凸包产品一次性成型模,包括凹模、设于该凹模内的模芯和与模芯配合的上模;模芯设于凹模的模芯槽中,模芯槽和模芯形状相配合,模芯由若干个镶件构成,模芯的型腔中设有用于厚材凸包产品的凸包成型的凸包凹槽;模芯槽的内侧壁呈向外的斜面结构,整个模芯槽的截面呈下窄上宽的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模芯包括设有所述凸包凹槽的第一凸包镶件、设有凸包凹槽的第二凸包镶件、第三平面镶件和第四平面镶件,第一凸包镶件、第二凸包镶件、第三平面镶件和第四平面镶件相互配合构成所述型腔;第一凸包镶件和第二凸包镶件呈镜像对称结构,第一凸包镶件和1个第三平面镶件相对放置,第二凸包镶件和另1个第三平面镶件相对放置,第一凸包镶件和第二凸包镶件通过1个第四平面镶件连接,2个第三平面镶件通过另1个第四平面镶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包镶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柱体结构,第一凸包镶件的侧面由三个第一斜面和一个第一成型面构成,第一成型面设有用于构成所述型腔的成型槽,在成型槽设有用于所述凸包成型的所述凸包凹槽;所述第三平面镶件为下窄上宽的梯形柱体结构,第三平面镶件的侧面由三个第二斜面和一个第二成型面构成,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相对布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包镶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斜滑槽,便于第一凸包镶件、第二凸包镶件别通过第一斜滑槽和T型镶件卡接所述凹模,在所述凸包成型完成后第一凸包镶件、第二凸包镶件沿第一斜滑槽滑动;所述第三平面镶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成型面的所述第二斜面上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二斜滑槽,便于第三平面镶件通过第二斜滑槽和T型镶件卡接凹模,在凸包成型完成后第三平面镶件沿第二斜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上模包括冲针,1个所述第三平面镶件和所述第一凸包镶件相对放置且之间设有用于所述厚材凸包产品成型的第一间隔,1个第三平面镶件和所述第二凸包镶件相对放置且之间设有用于厚材凸包产品成型的第二间隔,2个第四平面镶件相对放置且之间设有用于厚材凸包产品成型的第三间隔,第一凸包镶件和第二凸包镶件通过1个所述第四平面镶件连接,2个第三平面镶件通过另1个所述第四平面镶件连接;所述型腔包括第一间隔、第二间隔和第三间隔;上模的1个冲针插入第一间隔,上模的另1个冲针插入第二间隔,实现对厚材凸包产品冲压,一次成型所述凸包。
进一步,厚材凸包产品一次性成型模还包括下模座和设于下模座上的下垫板,所述凹模设于下垫板上,凹模、下垫板和下模座通过第一限位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厚材凸包产品一次性成型模还包括顶出装置,顶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下方的橡胶组件、顶杆、弹簧和第二限位连接杆,顶杆底端连接橡胶组件,顶杆顶端穿过下模座和所述下垫板顶住所述模芯;弹簧套设于顶杆上部,弹簧一端连接模芯且另一端抵住设于下模座的弹簧阶梯;橡胶组件包括第一橡胶、相对放置的顶板和底板,第一橡胶夹设于顶板和底板之间,顶杆底端连接顶板;第二限位连接杆穿过底板、第一橡胶和顶板伸入下模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骏汇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骏汇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