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巴及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37725.4 申请日: 2014-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4286080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罗舜菁;刘成梅;吕成良;刘伟;钟业俊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A21D13/00 分类号: A21D13/00;A21D2/36;A21B5/08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31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花生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油炸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巴为江西赣州客家的一种传统食品,具有金光灿烂、酥香嘣脆的特点,因其形状如满月,也叫月亮巴。传统的花生巴通过添加泡打粉、明矾等含铝膨松剂,高温油炸时在粉糊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促使形成一定的空间网络状结构,最终达到油炸产品口感酥脆的目的。而铝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可在人体内蓄积并产生慢性毒性,由于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而进入细胞的铝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苷等人体重要物质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干扰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导致某些功能障碍,如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基于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不健康影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2014年第8号)”亦明确指出:自2014年7月1日起,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虽花生巴属于油炸面制品,仍允许添加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但寻找健康的材料以替代含铝食品添加剂必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添加传统膨松剂后,往往会有不少的纯碱残留,导致尝起来有一股不适的碱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花生巴加工时添加泡打粉、明矾等含铝膨松剂所带来的含铝、有碱味的缺点,应用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食材——米糠或豆渣干粉来替代传统膨松剂,提供一种健康花生巴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花生巴,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由下列物质组成:籼米粉:30-85份,精面粉:15-70份,粒度≤40目米糠或豆渣干粉:10-40份,食盐2-3份,白芝麻0-20份,花生颗粒20-30份,水140-200份。

本发明所述的米糠或豆渣干粉的制备如下。

先将米糠或豆渣干粉采用螺杆挤压机挤压膨化,再用粉碎机粉碎膨化颗粒,随后过40目的筛网,即得所需挤压膨化处理的米糠或豆渣干粉。

本发明所述的花生巴的制作方法为。

(1)花生预处理:用水浸泡花生颗粒5~30min,沥干。

(2)调原料浆液:按上述原料配比配料,打浆混匀至没有肉眼可见粗颗粒。

(3)倒模:将浆液倒入模具,轻微晃动至铺匀,控制浆液1-8mm厚。

(4)油炸:150℃-195℃油炸,花生巴脱模浮至炸油表面,不停翻动,油炸至基本无气泡产生时,取出沥干,冷却后即得花生巴。

所述的模具是一个有柄的薄铁皮浅勺,要求其直径3-10厘米,底部圆平。

米糠是大米加工的主要副产物,集中了一半以上的稻米营养素,含有丰富和优质的蛋白质(12%-16%)和膳食纤维(25%-30%),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血糖等多种功能。豆渣是加工豆腐等豆制品的副产品,由于其本身含水量大,极易腐败,因此若需被用作食品加工的原料,则常常通过脱水干燥后,粉碎制成容易储存的豆渣干粉。而膳食纤维目前已经被列为继传统的六大营养素之后,能够改善人体营养状况,调节机体机能的“第七大营养素”。因此,豆渣和米糠都是高膳食纤维的新型健康食材。

我们通过将米糠或豆渣干粉采用挤压技术进行处理后发现,随着螺旋与机膛间的摩擦使原料达到充分混合、挤压、加热、胶合、糊化而产生组织变化,当挤压到出口处时,压力瞬间降为常压,造成水分迅速地从组织结构蒸发,使其内部形成无数的微孔结构,发生膨化现象。在挤压过程中,高温高剪切导致了部分细胞破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更多的亲水基团暴露出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接触部位增多,其分散性增强,因而吸水性和膨胀力大大增强,其比表面积、表面能和孔隙率也显著提高;当挤压处理后的米糠或豆渣干粉均匀分布于粉糊体系中时,因其更强的吸水性、膨胀力和更高的孔隙率,单位体积的粉糊可以吸附更多体积的水分,同时,由于米糠或豆渣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有效降低淀粉之间较强的作用力,当粉糊放入高温油炸时,蒸发的水分更易从纤维周围快速逸出,从而在油炸后形成均匀分布的孔状结构,最终替代含铝膨松剂增加了花生巴的酥脆性。经过挤压膨化的米糠或豆渣干粉,原本粗糙的口感也得到改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