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钢丝正火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9952.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3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城正昌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28;C21D1/7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正火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径0.5mm含碳量0.5~0.75%细钢丝正火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钢丝进行正火处理的目的是获取均匀较细的珠光体组织,使珠光体体片层间距接近于索氏体,从而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钢丝原材料,以利进一步拉丝变形时能够实现更大总减面率而不脆丝。
目前常用的钢丝热处理方式主要有奥式体化炉加热铅浴淬火(如图1所示)和卡电铅槽加热铅浴淬火(如图2所示)两种,其中奥式体化炉加热铅浴淬火的工艺过程大体为:钢丝1经奥式体化炉4加热后进铅浴冷却槽5进行等温淬火,最终获取索氏体组织;卡电铅槽加热铅浴淬火的工艺过程大体为:钢丝1在托辊作用下进入导电铅槽6进行铅浴处理,然后经保温槽7加热后,在托辊的作用下进入铅浴冷槽5进行铅浴处理。但对于直径0.5mm含碳量0.5~0.75%的钢丝,因钢丝过细,钢丝出奥氏体化炉后,进铅浴炉前,钢丝自身降温速度快,进入铅浴液面时线温过低,因此得不到有效的索氏体组织,使钢丝的综合机械性能指标下降;而应用卡电生产工艺,虽然能够得到期望的综合机械性能指标,但因丝径过细,钢丝行线过程中电流及行线张力稍有变化就会在变红段断丝,生产难于持续进行。
另外,以上两种工艺均采用铅作为淬火剂,每生产1吨钢丝大约要消耗3kg铅,大量使用铅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铅尘严重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径0.5mm含碳量0.5~0.75%细钢丝正火工艺及装置,采用气体保护加热后空气控冷的正火工艺,获取高韧性、高强度的热处理原料钢丝,使用此种正火钢丝制出的钢绳制品具有高耐疲劳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直径0.5mm含碳量0.5~0.75%细钢丝正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钢丝由放线机放线,并经在线脱脂除污处理后进入奥氏体化炉,奥氏体化炉内温度为850~950℃,炉管内通防氧化保护气体,钢丝在炉内保温时间10~14s,出炉管线温650~700℃:
2)恒温控冷室温度控制在75~85℃,钢丝在恒温控冷室保温时间4~8s,在线温300℃以下出恒温控冷室,继续空冷至室温后收线,转下道工序。
所述防氧化保护气体为氮气。
用于实现直径0.5mm含碳量0.5~0.75%细钢丝正火工艺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线机、奥氏体化炉、恒温控冷室和收线机,所述奥氏体化炉和恒温控冷室相邻设置,且炉管延伸至恒温控冷室中350~450mm。
所述放线机为可控张力工字轮放线机。
所述奥氏体化炉为管式奥氏体化炉,炉内设有补偿式加热温控系统和保护气体流量计,分别与总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恒温控冷室设加热及换气装置,还设有与总控制系统相连的温控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气体保护加热及空气控冷正火工艺,获取高韧性、高强度的热处理原料钢丝,保证超细钢丝的热处理过程能够持续稳定进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钢丝具备高韧性与高强度,且质量稳定,制出的钢绳制品具有高耐疲劳性能;
3)取消了常规热处理工艺中的铅浴环节,杜绝了使用重金属铅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绿色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奥式体化炉加热铅浴淬火工艺过程示意图。
图2是卡电铅槽加热铅浴淬火工艺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工艺过程及装置示意图。
图4是钢丝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
图5是含碳量0.5%细钢丝铅浴淬火后的金相组织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含碳量0.5%细钢丝正火后的金相组织图。
图中:1.钢丝2.放线机3.收线机4.奥氏体化炉5.沿浴冷却槽6.导电铅槽7.保温槽8.炉管9.保护气体流量计10.恒温控冷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3,是本发明所述工艺过程及装置示意图。本发明直径0.5mm含碳量0.5~0.75%细钢丝正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钢丝1由放线机2放线,并经在线脱脂除污处理后进入奥氏体化炉4,奥氏体化炉4内温度为850~950℃,炉管8内通防氧化保护气体,钢丝1在炉内保温时间10~14s,出炉管8线温650~7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城正昌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城正昌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9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