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金福菇菌棒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53988.4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寒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4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蕉 作为 主要原料 制备 一种 金福菇菌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金福菇菌棒。
技术背景
香蕉是最大宗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具有速生和生物量高等特点,同时因为香蕉产量高而成为我国的第四大水果。在香蕉果实生产的同时也产生比果实要多2倍量以上的香蕉秆、茎叶副产品。长期以来,这些香蕉秆、茎叶除小部分用作肥料,大多当作燃料焚烧,或者是粉碎还于田。人工进行粉碎还田,工作量大且繁重、效率低,而且人工粉碎效果差,对于后期作业影响大;用机械进行粉碎还田可提高效率及粉碎效果,但目前机械作业时每公顷需要近千元的成本。香蕉秆、茎叶粉碎还田之后,其作用仍然不大,利用率依然低下。
根据我国香蕉产区的香蕉秆、茎叶资源十分丰富,而这些秆、茎叶残体利用率不高、不够充分的情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关文献也报道过,有人就利用香蕉秆、茎叶来生产出优质的生物饲料和生物有机肥料,而且效果显著。也有相关技术人员就利用香蕉秆、茎叶作为原料来栽培各种食用菌品。
从1989年02期的《福建农业科技》发表的“香蕉茎叶可袋栽食用菌”一文中了解到,技术人员利用丰富的香蕉残茎败叶资源进行了袋栽金针菇试验,取得成功,平均产金针菇221克/袋,生物效率达到110.5%。
从由李青松、蒋毅、旷桂森等在2009年第06期的《食用菌》发表的“香蕉茎叶栽培猴头菇试验初报”一文中了解到,作者以香蕉茎叶代替部分棉子壳来栽培猴头菇试验,也获得成功。
利用资源丰富的香蕉秆、茎叶来栽培食用菌,可改变资源浪费型传统农业,实现“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也为香蕉秆、茎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又开辟了一条最为有效、持久的捷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金福菇菌棒。具体包括:利用资源丰富的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来制备成金福菇出菇菌棒。实施本发明所用的主要原料——香蕉秆、茎叶,在香蕉产地其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容易组织,价格低廉。通过实施本发明,不但可大量转化及利用香蕉秆、茎叶,减少焚烧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香蕉秆、茎叶粉碎还田之后,其作用仍然不大,利用率依然低下的不利之举;有效的延长了产业链,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增加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所述的金福菇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新品种。金福菇子实体丛生或簇生,形大,白色或乳白色,菌盖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长棒状,菇形美丽、姿态优雅。金福菇菌肉肥厚嫩白,口感独特,味微甜、脆嫩而鲜美,营养丰富,且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加工,在1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1个月,不变色,不变味,烹调时不宜加入味精、葱、香油等强烈调味品,否则无法享受地道的风味。据分析,其粗蛋白质含量27%,粗脂肪9.5%,总糖38.4%,粗纤维8.2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口感鲜美、形美、商品价特高。抗杂力强,质量优。出菇温度22-36℃,以24-33℃最适应、春夏秋生产。
金福菇,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优质食用菌。目前栽培金福菇所要的主要原料主要有:木屑、稻草、棉籽壳、玉米芯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以香蕉茎秆、叶作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金福菇菌棒,技术方案中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香蕉秆、茎叶的处理方法:将香蕉秆、茎叶通过晒或烘干至固体物含水量为10~13%,再粉碎成能过20~30目状。
2、原料组成与配比:香蕉秆、茎叶粉碎物76%、甘蔗渣13%、麸皮8%、生石灰2%、水适量。
3、混料:将上述香蕉秆、茎叶粉碎物,甘蔗渣,麸皮,生石灰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成混合物料,再用水与混合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同时把混合料的含水量调整到55~60%。
4、发酵:将混合物料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并用塑料膜布遮盖严实,进行厌氧发酵;当混合料内温度达超过60℃时维持这样的温度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堆翻过后再用塑料布遮盖严实继续发酵至混合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既完成发酵过程而得生产用培养基。
5、装袋、灭菌:选择规格为25×52cm的聚乙烯塑料袋作为栽培袋,然后将培养基装入栽培袋中,最后按常规方法将袋料进行灭菌。
6、菌种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按常规培养好的无污染,菌丝长势旺盛、浓密、洁白、菌龄一致的金福菇原种或栽培种作为种源,并将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的菌块备用。
7、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金福菇菌种接入经过灭菌的袋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寒,未经何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3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