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5805.2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0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崔蒙;宋吾力;刘照军;尚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C47/00 | 分类号: | E21C47/00;E21C4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27101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物 运输 自动化 对接 系统 | ||
1.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包括对接装置设置、智能化自动对接工艺、转运站连接方式及拆卸的结构方式,其装置的构包括平台架体(1)、支腿油缸(2)、液压定位油缸(3)、行走油缸(4)、皮带运输车(5)、行走工装(6)、油箱(7),液压阀组(8)、自动化操作室(9)、平台吊车(10)、运输对接销轴系统(11)、中底皮带运输系统(12);该自动对接装置为用于矿山、煤炭的一种阶梯型矿石运输皮带机对接设备,采用伸缩油缸调节平台高度,采用起吊装置吊起运输用皮带车,采用液压悬浮定位装置定位皮带车,采用近位传感器检测对接位置,实现皮带运输车和对接装置自动对接,并且自动拓展皮带车数量至适宜数量和长度,该装置中底部还有皮带运输系统并与运输卡车或者运矿系统相连,尤为适用用采煤机、掘进机连采设备的场合,实现长距离且视距离长短自动运输,通过传感器或者人工给予信号通过PLC控制液压阀块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通过采用四个液压伸缩支腿实现高度调节,对接装置实现掘进时自动跟进、直线对接方式,对接装置在皮带车中追加工装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的设置:对接装置设置运输坡度的高度差不小于1米、不大于3米;高度差小于此值用皮带车自行连接,大于此坡度的采用现场调解工况,且由多个对接装置过渡;该工序通过调节支腿油缸伸缩,实现高度调节;设置好对接装置后,中部皮带运输系统与后序工序运输系统相连接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自动对接工艺:设置好对接装置后,吊起皮带车自平台上方,待吊起位置大于0.5米,小于1米的高度时,采用4个液压定位油缸实现悬浮定位,定位好位置后采用销轴系统完成皮带车和对接装置的连接,再由行走油缸推动皮带车前行至指定位置后,首台皮带车与前序运输系统相连接,再通过平台中底部的皮带运输系统过渡到后序运输系统,对两台皮带车的对接实现前序和后序工序的有序连接;连接完毕后行走油缸随前序工艺要求继续推动两台皮带车前进,以此类推,直至运输工况改变或者运输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站连接方式:当运输工况改变时,遇到下一个台阶,相应在台阶处设置另一台对接装置,连接该对接装置的中部运输系统与前工序的皮带车,从而该对接装置及皮带车变成了转运站;转运模式中该设备除了中部运输系统其它系统运行全部暂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的结构方式:拆卸工序和对接工序相反,首先将首台皮带车和前序运输体系断开后由行走油缸拖动整个皮带车体系后移,移动到位置末台皮带车和整个皮带车分离,后油缸继续后移至油缸缩回的初始位置时,皮带车销轴和对接工装分离,分离后油缸复位;复位后吊车吊起末台皮带车;随后行走油缸前进并与次末台皮带车连接,再继续带动次末台皮带车至一定位置分离,如此往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自动化对接装置亦可用来作为游动装运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处于室外,液压和电气装置置于平台一侧,装置自带液压油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体长度为3-15米,支腿油缸伸缩长度为1-2米,液压定位油缸伸缩调节距离为0-0.2米,行走油缸长度为3-4米,油箱为300-1200L,中底皮带运输系统宽度为0.6-1.2米,皮带车运输效率100-500吨/h,最大输送距离100-300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对接装置与采煤机、掘进机尾部相连,设备尾部通过运输皮带机与管带机系统相连,不同高度差通过调节支腿高度实现,可接受地面角度差达到3°,多个梯度高度差可以通过多个对接装置实现自动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8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竖井混凝土垂直下行管路输送缓冲阻离装置
- 下一篇:补偿密度随钻测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