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丝状真菌深度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7291.4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沈建华;黄勋娟;傅尧娟;李立;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2F3/34;C02F103/32;C12R1/685;C12R1/69;C12R1/88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丝状 真菌 深度 处理 豆制品 废水 方法 | ||
1.一种利用丝状真菌深度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孢子的培养
将丝状真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2℃-32℃培养箱中培养48-240h,丝状真菌 形成孢子;
第二步、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利用无菌水或者磷酸缓冲液洗涤丝状真菌孢子,得到孢子悬浮液,分装到灭菌后 的小管中,在2-6℃下保存待用;
第三步、菌丝球的形成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到豆制品废水上清中,接种孢子浓度为7.23×105/L~8.68×108/L; 然后,在搅拌式反应器中培养,培养条件是:pH3.5~7.5,温度22-30℃,搅拌转速 100-500rpm;豆制品废水经过48h培养后,丝状真菌形成菌丝球;
第四步、菌丝球的回收
在丝状真菌形成菌丝球后,再培养1-5天,然后用筛网过滤获取菌丝球,并收集 滤液;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五步、滤液的培养
在第四步获得的滤液中加入无机盐和孢子,继续培养48h后形成菌丝球;
第六步、菌丝球的二次回收
在形成菌丝球后,再培养1-5天,然后用筛网过滤获取菌丝球,排出滤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丝状真菌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豆制品废水包括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和压滤水,以及经本方法处理后的废 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丝状真菌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丝状真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深黄被孢霉、高山被孢霉、构巢曲霉或里氏木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丝状真菌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固体培养基包括PDA琼脂培养基、含2%琼脂的察氏培养基或YPD固体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丝状真菌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 五步中所述的无机盐为含有磷、氮、钙、镁的无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2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隧道侧墙的彩钢装饰板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盾构机上的观察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