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3085.4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余能彬;孙洪;王建忠;姜勇;高波;吴显智;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洼地 岩堆卸荷补强 结构 | ||
1.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包括抗滑桩(1),其特征在于:任意两相邻抗滑桩(1)之间均固定设置有挡土板(2),抗滑桩(1)的桩体顶部设置有冠梁(3),冠梁(3)上铺设有被动防护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包括基座(31)和立柱(32),基座(31)固定设置在抗滑桩(1)或挡土板(2)的上端,立柱(3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基座(31)上,所述被动防护网(4)铺设在立柱(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锚绳(5)和定位锚钉(6),锚绳(5)的一端固定在立柱(32)的上端,锚绳(5)的另一端固定在锚钉(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1)为矩形截面嵌岩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抗滑桩(1)均相互平行,且任意一个抗滑桩(1)均与固定在该抗滑桩(1)上的挡土板(2)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1)和挡土板(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挡土板(2)两端的泄水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0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的漂浮物转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甑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