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3085.4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余能彬;孙洪;王建忠;姜勇;高波;吴显智;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洼地 岩堆卸荷补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堆补强结构,属于岩堆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岩堆一般指位于高陡崩塌斜坡坡脚处的包含大小不一的落石岩屑的堆积体。其相关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所面临和关注的难题。由于国内外至今缺乏相关的规范文件和技术支撑,使得该问题仍处于半摸索、半经验的粗放阶段。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尤其是在我国西南部存在大量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地区,强烈的溶蚀作用常形成大面积的岩溶洼地,洼地四周岩溶峰丘、落水洞、陡崖、泉眼一般都较为发育;溶沟、溶槽及溶蚀宽裂隙密集分布;地下有岩溶管道及暗河分布,场地周边常遍布危岩体、块石(岩堆)层。而岩溶洼地的岩堆与一般意义的岩堆又有所不同,因在重力作用下,由于洼地地形的控制,其受到侧向约束的作用而具有类谷仓现象。而实际的岩溶洼地工程中常常为了满足工程需要而必须对这种形式的岩堆进行开挖缷荷,其势必导致岩堆应力重分布而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因此,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能够保证洼地岩堆开挖缷荷作用下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洼地岩堆上方岩体产生次生灾害,是岩溶洼地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以解决实际的岩溶洼地工程中常常为了满足工程需要而必须对岩溶洼地岩堆进行开挖缷荷,其势必导致岩堆应力重分布而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包括抗滑桩1,任意两相邻抗滑桩1之间均固定设置有挡土板2,抗滑桩1的桩体顶部设置有冠梁3,冠梁3上铺设有被动防护网4;
所述冠梁3包括基座31和立柱32,基座31固定设置在抗滑桩1或挡土板2的上端,立柱3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基座31上,所述被动防护网4铺设在立柱32上;
所述补强装置还包括有锚绳5和定位锚钉6,锚绳5的一端固定在立柱32的上端,锚绳5的另一端固定在锚钉6上,拉直锚绳5后将锚钉6嵌入抗滑桩1上侧的岩堆中,用于为立柱32加固,防止出现滚石时,立柱32的上端由于受力过大而垮塌。
所述抗滑桩1为矩形截面嵌岩桩。
任意两抗滑桩1均相互平行,且任意一个抗滑桩1均与固定在该抗滑桩1上的挡土板2相平行。
所述抗滑桩1和挡土板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挡土板2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挡土板2两端的泄水孔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如下:
对岩溶洼地岩堆进行开挖缷荷时,在开挖前在卸荷处的上游安装所述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通过抗滑桩和挡土板承受上游岩堆的下滑力,防止在卸荷时上游岩堆出现垮塌,避免因下游岩堆的挖掘导致岩堆应力重分布,从而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的问题;
通过冠梁及其上铺设的被动防护网能够有效阻挡上游滚石的滑落,防止下游施工时上游滚石滑落造成安全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包括:
抗滑桩1,抗滑桩1为矩形截面嵌岩桩,任意两相邻抗滑桩1之间均固定设置有挡土板2,挡土板2主要用于防止岩堆体从抗滑桩1之间的空隙中挤出,所述挡土板2的底部开设有贯通挡土板2两端的泄水孔7,泄水孔7用于排出岩堆内积水,防止积水过多引起抗滑桩1或挡土板2垮塌,所述抗滑桩1和挡土板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滑桩1的桩体顶部设置有冠梁3,所述冠梁3包括基座31和立柱32,基座31固定设置在抗滑桩1或挡土板2的上端,立柱3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基座31上,所述被动防护网4(优选柔性网)铺设在立柱32上(所述冠梁3也可采用其他支撑结构,例如下端嵌入抗滑桩1或挡土板2的钢筋结构,将被动防护网4铺设在伸在抗滑桩1或挡土板2外部的钢筋结构上,实现滚石滚落的被动防护);
所述补强装置还包括有锚绳5和定位锚钉6,锚绳5的一端固定在立柱32的上端,锚绳5的另一端固定在锚钉6上,拉直锚绳5后将锚钉6嵌入抗滑桩1上侧的岩堆中,用于为立柱32加固,防止出现滚石时,立柱32的上端由于受力过大而垮塌。
优选地,任意两抗滑桩1均相互平行,且任意一个抗滑桩1均与固定在该抗滑桩1上的挡土板2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的漂浮物转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甑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