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精密钣金加工工艺及其实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6080.7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辉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B23K37/00;B23K26/0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精密 加工 工艺 及其 实现 系统 | ||
1.一种激光精密钣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以下步骤:
S10、自动立体仓自动出料,将自动立体仓内放置钣金的托盘移动到吸盘上料位;
S20、自动上料装置动作,吸取吸盘上料位上的托盘,并移动至切割加工位;
S30、激光切割单元工作,对切割加工位上的钣金进行切割加工以形成工件和废料,并采用输送带将工件和废料移动至分选码垛位;
S40、分选码垛单元工作,将分选码垛位内的工件和废料分别移动到废料箱和工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钣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升降机自动升到与立体仓的仓位相同的高度,该仓位内的输送链将托盘移动到升降机上;
S120、升降机下降到托盘托出口处,托盘通过托盘出口处的输送装置运送到吸盘上料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钣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自动上料装置上的气嘴吸附住钣金的表面;
S220、自动上料装置上的旋转气缸动作,对气嘴上吸附的钣金进行摆动;
S230、自动上料装置将钣金移动至切割加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钣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0、通过直线移动机构移动第一反射镜以实现不同的激光输出;
S320、开启激光切割单元中的激光器,实现对切割加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激光切割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钣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0、对切割后的工件及废料进行去除毛刺和碎削处理;
S420、对去除毛刺和碎削后的工件及废料进行分选码垛处理,以将工件和废料分别移动到废料箱和工件箱。
6.一种实现权利要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综合钣金加工工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立体仓(1),用于将自动立体仓内放置钣金的托盘移动到吸盘上料位上;
设于自动立体仓(1)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2),用于吸取吸盘上料位上的托盘,并移动至切割加工位;
设于自动上料装置(2)一侧的激光切割单元(3),用于对切割加工位上的钣金进行切割加工以形成工件和废料,并采用输送带将工件和废料移动至分选码垛位;
以及设于激光切割单元(3)一侧的分选码垛单元(4),将分选码垛位内的工件和废料分别移动到废料箱和工件箱。
所述自动立体仓(1)、自动上料装置(2)激光切割单元(3)和分选码垛单元(4)依次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立体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堆叠货架,设于两个堆叠货架之间的升降机(13),垂直的设于每个堆叠货架内的多个仓位(11),设于每个仓位(11)底部的输送链,设于输送链上的托盘(12),设于升降机(13)顶部的托盘放置平台(14),设于任意一个堆叠货架底部的托盘出口(15),设于堆叠货架外侧并与所述托盘出口(15)相对应的托盘固定平台(16),以及设于托盘出口(15)内的输送装置(10),该输送装置(10)用于将位于托盘放置平台(14)上的托盘(12)运送到托盘固定平台(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包括支架(21),安装于支架(21)上的面板(22),设于面板(22)上的直线移动平台(24),安装于面板(22)上用于驱动直线移动平台(24)动作的电机(23),设于直线移动平台(24)上并与直线移动平台(24)配合的移动基座(25),安装于移动基座(25)上的悬臂(27),安装于悬臂(27)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气嘴夹持臂(29)转动的旋转气缸(28),安装于旋转气缸(28)的输出端的气嘴夹持臂(29),以及安装于气嘴夹持臂(29)上的至少一个气嘴(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辉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辉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0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