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1074.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装置 终端 | ||
1.一种3D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显示屏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的比较结果;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大于等于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时,输出应用双膜模式的指令;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小于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时,输出应用单膜模式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显示屏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的比较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比较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显示屏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的比较结果,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
比较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和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的大小,得到所述比较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包括:
获取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正面的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得到相应的电压值,作为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
所述获取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包括:
获取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背面的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得到相应的电压值,作为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定时获取所述比较结果;或者,
接收到模式选择的触发指令时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输出所述应用双膜模式的指令时,切换3D眼镜处于双膜模式;在输出所述应用单膜模式的指令时,切换所述3D眼镜处于单膜模式。
7.一种3D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显示屏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的比较结果;
指令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大于等于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时,输出应用双膜模式的指令;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小于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时,输出应用单膜模式的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取单元还包括:
结果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比较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取单元还包括:
光强获取子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
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和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的大小,得到所述比较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强子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正面的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得到相应的电压值,作为所述正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背面的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得到相应的电压值,作为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定时器,用于定时触发所述比较结果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或者,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模式选择的触发指令时,触发所述比较结果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在输出所述应用双膜模式的指令时,切换3D眼镜处于双膜模式;在输出所述应用单膜模式的指令时,切换所述3D眼镜处于单膜模式。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终端显示屏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和背面环境光的光强的比较结果;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大于等于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时,输出应用双膜模式的指令;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正面环境光的光强小于所述背面环境光的光强时,输出应用单膜模式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10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氰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制备纳米碳酸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