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及对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4984.4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清;陈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K15/02 | 分类号: | B43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杆 笔套 自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对称设置并构成了一料槽(2),所述第一板体(21)的一端设置有前转向槽(31),所述第二板体(22)的一端设置有后转向槽(32),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对称设置并形成一放置笔夹的缝隙(3),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上均设置有一段过渡圆弧(310),所述过渡圆弧(310)均延伸至所述缝隙(3),所述前转向槽(31)上连接有卸料机构(4),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笔杆的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持气缸(51)和调速电机(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的周向区域内设置有环形光源(6),所述环形光源(6)内设置有摄像头(7),所述摄像头(7)的中心线与所述缝隙(3)的中心线对应,所述摄像头(7)受CCD图像传感器(8)控制;所述CCD图像传感器(8)采集到的图像传送至一图像采集卡处理,所述图像采集卡设置于一工控机(9)内;所述料槽(2)内设置有推料杆(11),所述推料杆(11)连接有推料气缸(1),所述推料气缸(11)、夹持机构(5)和所述调速电机(52)均受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控制,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与所述工控机(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均为直板,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均相向倾斜设置,进而形成所述料槽(2),所述料槽(2)的夹角为90度至18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2)的上方设置有一料筒(23),所述料筒(23)与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料筒(23)包括截面呈V型的上部开口(231),在所述上部开口(231)的下端设置有下部开口(232),所述下部开口(232)的大小仅能使一支笔自由落下,所述料筒(23)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限制笔夹的缺口(2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4)包括一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固接在所述前转向槽(31)上,所述连接块(4)连接有卸料气缸(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截面呈V型的夹持板(50),所述夹持板(50)合围在一起后形成的中空区域可夹持笔杆,所述夹持板(50)连接有夹持气缸(51),所述夹持气缸(51)连接有一调速电机(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50)的数量为2~6块。
8.一种笔杆笔套自动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有笔夹和标签(L)的笔(P)放在所述料筒(23)内,该笔(P)的笔套朝向所述推料气缸一侧,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驱动所述推料气缸(1)推送该笔进入料槽(2);
2)该笔(P)的笔夹在所述前转向槽(31)和所述后转向槽(32)内自由转向,并最终卡设于所述缝隙(3)内,笔杆对应着所述摄像头(7);
3)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驱动所述夹持气缸(51)夹紧笔杆末端,所述调速电机(52)带动所述夹持气缸(5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笔杆旋转;
4)CCD图像传感器(8)采集笔杆上的标签(L),实时传送到所述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采集卡将标签(L)传送到所述工控机(9),所述工控机(9)利用自带对正程序进行自动处理;
5)当该笔的笔杆的标签(L)转至与摄像头(7)对正时,此时笔夹与标签(L)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工控机(9)发送信号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控制所述调速电机(52)停止转动;
6)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驱动夹持气缸(51)张开所述夹持板(50),并使所述卸料气缸(42)工作,所述卸料气缸(42)带动所述前转向槽(31)远离所述后转向槽(32),经过对正的笔(P)下落,对正工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49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