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笋干菜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5350.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3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笋 干菜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竹笋干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竹笋味甘、部分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目前,市场上的竹笋产品多以生品为主,少有干菜制品,不方便保存和携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口感,方便保存和携带的一种竹笋干菜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笋干菜,其特征在于:是用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竹笋80-120份、精盐4-6份、冰糖2-5份、大料1-3份、白酒1-3份、龙眼肉2-5份、酸枣仁2-5份、火龙果2-5份、梨2-5份、柚子1-3份。
竹笋100份、精盐5份、冰糖3份、大料2份、白酒2份、龙眼肉3份、酸枣仁3份、火龙果3份、梨3份、柚子2份。
其生产方法的步骤为:
步骤1、按重量配比,选取优质的竹笋,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切丝备用;
步骤2、将锅中加水加热至水温在80-100℃时,将竹笋放入锅中煮30-60秒;
步骤3、将然后将煮完的竹笋捞出,沥干水分,放置在阳光下晾晒1-2小时,然后将晾晒好的竹笋放入腌制器皿中;
步骤4、在腌制器皿中,按重量配比,加入优质精盐、冰糖、大料、白酒、切块的龙眼肉、去核的酸枣仁、火龙果、切片的梨、去核的柚子,在15-20℃的温度下腌制25天,在再5-10℃的温度下腌制5天,取出竹笋、龙眼肉、酸枣仁、火龙果、梨、柚子;
步骤5、将取出的竹笋、龙眼肉、酸枣仁、火龙果、梨、柚子清洗后沥干水分,利用冷冻脱水机脱水,制成干菜,包装成袋,制得成品。
所述步骤5中,冷冻脱水的温度为-10℃至-30℃,脱水时间为20-6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本发明采用将竹笋放入腌制器皿中腌制时,竹笋中留有龙眼肉、酸枣仁、火龙果、梨、柚子的清新、淡雅的味道,增加竹笋的香气,使竹笋更加入味,口感更好,味道更鲜,并且将这些腌制配料和竹笋一起包装,增加了味道的保存时间。本发明增加了竹笋的食用方法和加工方法,方便了家庭和饭店是食用,有效增加了竹笋的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味道鲜美、绵甜爽净、余味悠长的优点,方便存放;2、产品纯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添加香精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4、自然晾晒后的竹笋,颜色鲜艳,增加食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