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3489.X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龙;宋强;李辉;张肖艳;朱建辉;李婷;王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7/14 | 分类号: | C04B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钾 激发 矿渣 混凝土 循环 利用 方法 | ||
1.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测定混凝土用细骨料、粗骨料和碱激发所用矿渣的化学成分,并通过配料计算,不计入烧失量的情况下,使得粗、细骨料和矿渣三种固体混合料中的(CaO+MgO):(SiO2+Al2O3)大于1.5且小于2.4,确定混凝土粗骨料、细骨料和矿渣的质量比例;
步骤二,符合步骤一中化学组成的粗、细骨料和磨细矿渣粉,与碱激发剂氢氧化钾共同混合均匀后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混凝土;
步骤三,该混凝土在服役结束后,将其破碎、粉磨为粒径小于80微米的粉体,再将其置于煅烧设备中在1450℃-1500℃下煅烧并快速冷却,煅烧后的材料再经过破碎、粉磨至80微米以下,即得到新的胶凝材料,从而使得矿渣和粗细骨料中的有用成分得到重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砂子,粒径小于5mm;所述粗骨料为石子,粒径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石子与砂子的质量比例大于2.0,则将部分石子破碎成为机制砂,以确保粗骨料和细骨料质量比例介于1.5-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石子和矿渣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如下:
砂子:1-2%的烧失量,2-5%的CaO,60-80%的SiO2,10-15%的Al2O3,2-4%的Fe2O3,0-2%的MgO,1-6%的R2O,和余量杂质;
石子:20-35%的烧失量,30-40%的CaO,10-20%的SiO2,1-3%的Al2O3,0-2%的Fe2O3,2-18%的MgO,0-1.5%的R2O,和余量杂质;
矿渣:1-2%的烧失量,40-65%的CaO,15-25%的SiO2,1-5%的Al2O3,1-8%的Fe2O3,1-8%的MgO,0-2%的R2O,和余量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石子和矿渣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如下:
砂子:1.4%的烧失量,2.61%的CaO,73.99%的SiO2,12.44%的Al2O3,2.54%的Fe2O3,0.62%的MgO,5.3%的R2O,和余量杂质;
石子:29.68%的烧失量,36.87%的CaO,16.17%的SiO2,2.34%的Al2O3,0.696%的Fe2O3,12.56%的MgO,0.827%的R2O,和余量杂质;
矿渣:1.8%的烧失量,62.7%的CaO,20.01%的SiO2,3.82%的Al2O3,4%的Fe2O3,1.48%的MgO,1.2%的R2O,和余量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氢氧化钾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砂子和矿渣的质量配比为3.3:0.7:1。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基于化学组成的氢氧化钠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混合均匀后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混凝土时还加入水和减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34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飞溅、防霜多功能复合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