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7402.6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杭鲁滨;卞怀强;黄立新;郭卫;付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两栖 行走 装置 用柔体 填充 式划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陆两栖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河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探测以及中小型河道的保洁工作等需要一种能够在滩涂、湖泊以及陆地等多种环境中实现运动的水陆两栖设备,该类设备需要具备结构简单紧凑,运动性能好等一系列特点,其中行走装置在水陆两栖设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整个水陆两栖设备构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根据水陆两栖用设备驱动机构和运动形式的不同,现有的水陆两栖类设备大致可以分为单一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两大类,然而单一驱动方式的两栖设备,由于其结构简单,效率低,通用性差,很难完全满足水陆两栖设备在水中或者在陆地上的诸多要求,复合驱动机构成为近年来水陆两栖设备研究的一个重点,如明轮-履带式、螺旋桨-履带式等,然而这些设备大多具有结构复杂,控制繁琐,推进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缺点,而且很少有两栖行走装置能够同时满足水陆两栖设备在陆地、坡地、沼泽地、河道、沟渠等多种环境下的高性能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以适用于水陆两栖类设备的行走装置,使水陆两栖类设备满足在陆地、坡地、沼泽地、河道、沟渠等多种环境下的高性能运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划板本体和与划板本体相配合的连接板;
所述划板本体包括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面对称凸伸出截面呈弧形的条状的涨紧连接部,所述涨紧连接部靠近并平行于壳体的底面,涨紧连接部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并与壳体内部相通,所述壳体和涨紧连接部内填充有空心或实心的柔体填充物;所述壳体的左端面上设有充气嘴,壳体的顶部呈向壳体的两侧表面倾斜的拱形;
所述连接板上表面沿其中心线对称突伸出相向的卡槽与壳体的涨紧连接部配合,连接板上表面的中心设有下凹的可容纳涨紧连接部以下壳体的凹槽;
所述划板本体通过涨紧连接部嵌入连接板的卡槽内与连接板相连,通过充气嘴对划板本体充气,使涨紧连接部和卡槽之间以及涨紧连接部以下的壳体与凹槽之间涨紧连成一体,所述划板本体通过与之涨紧连接的连接板沿链条的传动方向等间隔平行排布固定在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的链条上。
其中,所述划板本体的顶部设有轮胎纹理。
其中,所述涨紧连接部的截面呈扇形,涨紧连接部的下表面呈与壳体底面平行的平面,涨紧连接部的上表面连接壳体和涨紧连接部的下表面呈大于四分之一圆周的圆弧形;
所述卡槽的内壁呈与涨紧连接部相对应的拱形弧面。
其中,所述柔体填充物为空心或实心的几何单元体,其表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形状。
其中,所述柔体填充物为长条状的空心体或实体,其截面呈规则的多边形或圆形。
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橡胶制造。
其中,所述柔体填充物之间还设有刚柔性隔板对其作位置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水陆两用,该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在陆地上前进时充当异形轮胎的作用,用于支撑整个两栖设备的重量并提供前进动力;在水中工作时充当划水板的作用,为两栖设备在水中工作提供前进和后退的动力。
2)提高支撑刚性,减小划板变形,当划板出现划破或其他损伤而导致漏气现象时,划板内的空心或实心的柔体填充物本身的支撑刚度可以保证划板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而影响正常的使用,可长期免维修。
3)增加浮力,划板内的空心或实心柔体填充物之间加充空气和空心填充物内加充空气增大了两栖设备在水中的浮力,变向地减轻了两栖设备的重量。
4)地形适用性好,划板内的空心或实心的柔体填充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划板产生适度的变形,提高了地形适应性。
5)划板填充物之间可添加刚柔性隔板进行填充物位置固定,保证受力时划板整体形态变化不大,便于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履带式两栖行走装置用柔体填充式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划板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刚柔性隔板的划板填充示意图
图5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柔体填充物的示意图。
图7为可充气的柱状填充物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与链条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7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线传感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互通式管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