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7433.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兆科智能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14 | 分类号: | B41M3/14;B41M1/12;B41M5/38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16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全息 防伪 局部 压印 转移 技术 | ||
1.一种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大张制作方法:按PVC卡制作工艺,先设计、排版、胶印印刷和层合工艺,将大张PVC制作成层合后的大张PVC卡半成品;
2.局部UV制作:
2.1绷网:
丝印绷网时,先对网框进行清洁处理,并使网框上的丝网经纬垂直,所述丝网采用250目的丝网,丝网中心张力为30-35N/cm;用单黄胶将网框与250目的丝网的表层各涂一次,然后自然干燥,时间为24小时;
2.2晒版:
在网框的框面涂感光胶一遍,框底涂二遍,且感光胶刮层均匀,然后放入烘箱内干燥10分钟,烘箱温度35-45℃,优选温度为40℃,将菲林片药膜面朝上,以及网框平放入曝光机内抽气曝光,曝光时间1.5-3分钟,优选时间为2分钟,曝光后用常规气压水冲洗丝网网版至图案清晰,放入干澡机烘干,烘干时间为10分钟;
2.3丝网印刷:
2.3.1采用UV哑膜光油;
2.3.2丝印印刷,所述丝印印刷气压为0.45-5MPA,刮刀压力为0.2N,将PVC卡半成品用UV哑膜光油做局部处理,丝印印刷后的UV哑膜光油厚度为0.2MM;
3.镭射全息局部转移制作:
转印机安装镭射膜,开启紫外线光固机,待uv灯值达55-65 mJ/cm2时开始生产,要求把步骤2.3.2做好的PVC卡半成品与镭射膜同方向垂直放入转移机中进行光固,生产速度2500转/小时,光固后自然剥离收平整存放好,待自然冷却后转入后工序进行冲卡、检验制作成成品卡;
上述步骤2.3.1的UV哑膜光油采用如下配方制成:称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聚氯乙烯树脂20-30%、丙烯酸树酯15-20%、环己酮20-30%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30%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助剂3-5%搅拌混合均匀,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且按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UV哑膜光油还可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和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2-3%,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1-2%,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 -400 nm之间,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在配有恒速搅拌器的5升容器中,加入含200g二氧化硅的滤饼加入5g甲基乙撑十八醇基硼酸酯·硬脂酸三乙醇胺配合物,在70℃下恒速搅拌20分钟,然后移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0℃下干燥,待干燥后在150℃下活化1h,得到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产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UV哑膜光油的优选配方为聚氯乙烯树脂25%、丙烯酸树酯17%、环己酮25%、纳米二氧化钛2.5%、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1.7%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助剂3.8%搅拌混合均匀,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且按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兆科智能卡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兆科智能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7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