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95500.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5/00;C21D1/20;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拉丝 模模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硬度、耐磨性能突出,且兼顾良好塑性、韧性的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丝模是进行金属线(棒)材料拉伸的工具,其本体主要由钢套和模芯组成,钢套通常选用为不锈钢材质,模芯可选用硬质合金、合金钢、天然金刚石、人工金刚石、陶瓷等材质。硬质合金、天然金刚石或人工金刚石材质模芯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由于在线材拉拔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摩擦和振动,模芯属于高损耗零件,其维修及更换的费用占到了拉拔生产总耗材的50%以上,性价比不高;合金钢材质的模芯在制备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其耐磨、耐热、耐蚀等方面的性能还存在不足,使用寿命较低,成型线材的表面质量也并不高;而陶瓷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及高强度,制备成本适中,但现行的陶瓷模芯在抗热冲击及韧性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加工难度大,因此,还无法做到大规模应用。
综上所述,现行的拉丝模模芯还无法在使用性能、制备成本及制备方法等方面做到完全兼顾,不能完全满足线材拉拔工艺的生产需要,其材质及制备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成本适中,制得的模芯具有优良而稳定的综合力学性能,且在硬度和耐磨性方面表现优异。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材配料,b)球磨混料,c)压制烧结,d)激光制芯,e)热处理。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模芯原料由硬质相和粘结相组成,硬质相原料可选用纳米碳化钛、纳米碳化钨或纳米碳氮化钛粉料中的一种,粘结相原料可选用高速钢或铬钼钒钢的细粉料;硬质相原料的平均颗粒直径约为2-4um;粘结相原料的平均颗粒直径约为20-25um。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设备选用摆动式球磨机,球磨罐材料为滚珠轴承钢,磨球为硬质合金球,球料比控制在18-20:1;球磨过程中,球磨罐中充氩气,球磨时间控制在50-60小时;球磨处理后的硬质相的平均颗粒直径约为50-60nm,粘结相的平均颗粒直径约为5-7um,粉料中的间距控制在0.3-0.5um。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使用粉末压制液压设备对原料进行压制处理,压力控制在30-35MPa,模芯坯料为柱状,直径约为8-10mm,长度约为2-2.2cm;烧结工艺在脉冲电流烧结设备中进行,电流为400A,电压为12V,脉冲持续时间2.5ms,频率为350Hz;烧结过程中的升温速度控制在500℃/min,烧结温度控制在1200℃-1250℃,烧结处理后在1200℃中保温2-2.5分钟。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淬火方式为等温淬火,首先,将模芯加热至900℃-950℃;然后,在盐浴中冷却至240℃-260℃;接着,置于加热炉,并在240℃-260℃温度下保温处理3-4小时;最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回火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80℃-190℃,保温2小时后空冷。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工艺实施简便,制得的模芯在硬度和耐磨性方面的性能表现突出,且兼顾钢材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提升了拉丝模模芯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材配料,b)球磨混料,c)压制烧结,d)激光制芯,e)热处理。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及的新型拉丝模模芯的制备方法如下:
a)选材配料,模芯原料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硬质相15%:粘结相85%;硬质相原料选用纳米碳化钛粉料,粘结相原料选用高速钢细粉料;硬质相原料的平均颗粒直径约为2-3um;粘结相原料的平均颗粒直径约为22-23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铋金属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软体氧舱用悬吊件和软体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