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7113.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习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习然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1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韩国胜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车载 电源 供电 列车 | ||
1.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包括左右放置的侧部车身(102)、位于所述侧部车身(102)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104)与第二底盘结构(105),所述第一底盘结构(104)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105)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高铁列车供电的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所述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车身(102)的下部对应于所述车载电源处设有开口,所述侧部车身(102)的上部开设有车窗(101),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车窗的正下方;两个所述侧部车身(102)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底盘结构(104)的正上方的顶部车身(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包括车载电池(200)、用于给所述车载电池(200)充电的充电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所述车载电池(200)连接,所述车载电池(200)充电时,所述充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池(2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底盘结构(104)扣合,所述车载电池(200)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105)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池(200)的外形呈长方体,且所述车载电池(200)的侧部设置有扣位结构,当两个所述车载电池(200)连接时,一个所述车载电池(200)的第一侧的所述扣位结构与另一个所述车载电池(200)的第三侧的所述扣位结构扣合;所述第一底盘结构(104)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105)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所述扣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结构包括凸起(202)、以及与所述凸起(202)连接的凹槽(203),所述凸起(202)与所述凹槽(203)间隔设置形成锯齿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02)的顶端两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2021),所述凹槽(203)的底端两侧面设置有限位凹槽(2031),两个所述车载电池(200)连接时,所述凸起(202)伸入所述凹槽(203),所述限位凸起(2021)伸入所述限位凹槽(20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连接有盖板(106),所述盖板(106)的顶端与所述侧部车身(102)为铰接,且所述盖板(106)的底端与所述侧部车身(102)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连接有可伸缩式的盖板(106),所述盖板(106)的顶端与所述侧部车身(102)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06)的底端插入所述开口处的底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池(200)为纳米碳纤素电池或钇碳锂动力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铁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列车的每节车厢的每侧设置有226块所述车载电池(200),所述车载电池(200)的单体容量为3000Ah/3.7V;所述车载电池(200)的单体充电时间为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习然,未经王习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71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砖机模具升降装置
- 下一篇:模具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