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5-二羟基-2-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5252.7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65/03 | 分类号: | C07C65/03;C07C51/3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2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甲基 苯甲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4,5-二羟基-2-甲基苯甲酸的方法,是以醇类为溶剂,通过催化氢化使中间体II脱去保护基得到;反应时间为1~6小时,应温度为20℃~90℃,反应压力为1-4大气压;所述中间体II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甲基苯-1,2-二酚为原料制备中间体III或V,再由中间体III或V制备中间体IV,中间体IV再转化为中间体II,最后由中间体II制得4,5-二羟基-2-甲基苯甲酸;所述中间体II、III、IV、V的结构式分别如下式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II的制备是以醚为溶剂,以中间体IV为原料,与金属镁形成格氏试剂或与有机锂形成锂盐,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中间体IV与镁或有机锂试剂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30℃~70℃;所述中间体IV的结构式如式4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占中间体IV总摩尔数10%~15%的中间体IV与镁屑或有机锂及溶剂混合,加热至微沸,再慢慢滴加剩余的中间体IV溶液,保持溶液微沸状态;滴加完毕后,再搅拌使反应完全,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充分搅拌,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N的盐酸至pH=1,在搅拌下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过滤得到固体中间体II。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IV的制备是以醚、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丙酮、乙腈、DMF或DMSO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溶剂,将中间体III与有机卤化物在2~5倍摩尔数的碱存在下反应,中间体III与有机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温度为30℃~100℃;所述有机卤化物为苄氯、苄溴、苄碘、烯丙基氯、烯丙基溴或烯丙基碘;所述碱为碱金属的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所述中间体III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中间体III的制备是以各种醚或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溶剂,将4-甲基苯-1,2-二酚与卤化试剂按摩尔比为1:1~2混合,反应瓶内温度为-70℃~-30℃下进行反应;所述卤化试剂为溴、NaBr-Br2、NBS或NC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甲基苯-1,2-二酚与溶剂搅拌形成溶液,将反应体系置入丙酮和干冰的冷却槽内,保持搅拌,在半小时内滴加完卤化试剂,撤去冷却槽,自然升温至室温,蒸干溶剂、重结晶、过滤、抽干,得中间体III。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IV的制备是以醚、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1,2-二氯乙烷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溶剂,以中间体V为原料,与溴、NaBr-Br2、NBS、NCS等卤化试剂反应;中间体V与卤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70℃~-30℃;所述中间体V的结构式如式5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中间体V的制备是以醚或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丙酮、乙腈、DMF、DMSO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溶剂;以4-甲基苯-1,2-二酚为原料,与有机卤化物在2~5倍摩尔数的碱存在下反应,4-甲基苯-1,2-二酚与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搅拌温度为30℃~100℃;所述有机卤化物为各种苄氯、苄溴、苄碘,或各种烯丙基氯、烯丙基溴、烯丙基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碱、4-甲基苯-1,2-二酚、溶剂,搅拌混合半小时左右,向混合物中加入有机卤化物,加热至30~100℃,反应时间为3~7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过滤并减压蒸除溶剂得固体,向所得固体中加水搅拌、减压过滤、抽干,得淡黄色固体中间体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师范学院,未经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2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