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2551.3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谦;刘敏;申小燕;齐悦歌;宋长林;盛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7100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荆条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真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以及专用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伞(Pholiota adiposa(Fr.)Quél)又名多脂鳞伞,俗名柳蘑、黄柳菇等。黄伞在真菌分类地位中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黄伞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在我国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吉林、浙江、广西、甘肃、西藏等多个地区。黄伞子实体色泽鲜艳呈金黄色,滑嫩爽口,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真菌。黄伞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此外,黄伞还具有抗菌、抑癌的功效;且其菌丝体多糖具有抗疲劳及增强免疫功能;发酵提取物具有辅助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黄伞的商品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是目前大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之一。
棉籽皮因其营养丰富、通气性好,是食用菌高产栽培最常用的栽培料,但由于近年来棉籽皮价格上涨,食用菌种植成本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寻找可代替棉籽皮的栽培新原料,成为了目前业内的一大课题,同时,也有利于其它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
荆条(Vitex negundo var ineica)土名荆子、荆梢、条子等,分类属马鞭草科,牡荆属,黄荆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几遍全国,冀北山地、晋东南山地、太行山、豫西山地丘陵以及晋陕黄土高原等地均有分布,在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分布极为广泛,属于优势灌木树种。我们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荆条为落叶灌木,喜光、抗旱耐贫瘠薄,主要生长在山坡、路旁、林缘土岗等地。荆条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上均有生长。荆条种子萌芽力强,实生繁殖容易,人为封禁含少量荆条杂草等的荒山,3-5年即可草木丛生。河北太行山荆条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多处于野生状态,尚无较大利用,目前主要利用途径为:
(1)荆编:荆条产区群众,采条编织各种筐篮,以自用为主,很少外销。另外,一些小型煤矿用荆条编织小排,用于坑道顶面做棚架用,但用量很少。
(2)薪炭:荆条具有耐平茬、产柴量高的特点,所以当地多作为燃柴使用,但利用量极其有限。
就传统利用方式荆编来说,荆条的总利用量也不足资源量的10%,研究表明荆条中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这些食药用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到目前为止,荆条一直被视为农林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严重地浪费了资源。
在白灵菇(以棉籽皮为主料种植,余同)菌糠的利用方面,作为珍稀菌类,其栽培目前有工厂化生产发展的趋势;无论是自然气候下的栽培,还是工厂化生产的模式,白灵菇对原料的利用率偏低,栽培后的白灵菇菌糠中,不仅还含有大量的未利用碳氮源,而且,菌糠中丰富的菌丝体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菌糠的再利用也是学科内的研究重点。
随着低碳环保和生物资源循环利用观念的深入,利用荆条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使荆条变废为宝,使其替代传统栽培基质棉籽壳,成为栽培食用菌的新型基质,同时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荆条屑和白灵菇菌糠培养黄伞的方法,解决目前太行山地区野生荆条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创新点包括黄伞的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荆条屑60%、白灵菇菌糠10%、棉籽皮10%、麸皮19%、生石灰1%;制备方法是将荆条粉碎成木屑状,白灵菇菌糠晒干粉碎成黄豆大小,配以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1.4。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黄伞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马铃薯20%,荆条粉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羧甲基纤维素0.3%,水1000mL,pH自然。
所述的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黄伞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荆条屑;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比为:麦粒69%,荆条屑30%,生石灰1%。
所述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2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