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其进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3509.3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婧荷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及其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通常包括一进气系统和一燃料系统。
该进气系统转配在燃料系统的前端,以用于将经过净化的空气输送至燃料系统。该进气系统的结构一般包括一空气过滤体、一进气管和一出气管,该进气管和该出气管分别与该空气过滤体相连,由该进气管进入的空气经该空气过滤体的净化后再通过该出气管排出。但是在空气通过进气系统进入燃料系统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比较常见的降低噪声的方式是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管作为进气管,但是这种进气管占用空间大且消除噪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的进气系统噪声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消除噪声的汽车及其进气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进气系统,包括一空气过滤体和一第一输气管,该第一输气管与该空气过滤体连接,其特点是,该第一输气管包括一内壁和一外壁,该内壁与该外壁之间形成有一空腔,该内壁还形成有若干通孔,该空腔通过该些通孔与该第一输气管的内部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空气从该第一输气管中流过时,一部分空气通过该些通孔在该空腔和该第一输气管的内部之间流动,起到了消除噪声的作用,尤其是消除低频段噪声的效果最为明显。该第一输气管的直径与整个进气系统的容积和流量有关,如进气流量为144m3/h时第一输气管的直径为65毫米。较佳的,该空腔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与该第一输气管的内壁垂直的隔断,该些隔断将该空腔分割成若干腔体。本技术方案中隔断的数量可以依所要消除的噪声的频段而定。
较佳的,该些腔体的容积均不相同。这样有利于提高消音效果。
较佳的,该些隔断的数目为4个,该些隔断将该空腔分割成5个腔体,该些腔体的容积成等差数列,将容积最大的腔体与该第一输气管的内部连通的通孔的直径大于将容积最小的腔体与该第一输气管的内部连通的通孔的直径。
较佳的,该进气系统还包括一第一连接管和一第二连接管,该第一连接管和该第二连接管均为橡胶管,该空气过滤体依次通过该第一连接管、该第一输气管和该第二连接管与该汽车的燃料系统连接,并且该空气过滤体与该第一连接管、该第一连接管与该第一输气管、该第一输气管与该第二连接管及该第二连接管与该燃料系统分别采用喉箍限位装配结构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输气管相当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出气管,橡胶管采用现有材料制成,橡胶管的使用有利于空气过滤体、第一输气管和燃料系统的连接,防止空气泄露;采用喉箍限位装配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助于提高橡胶管与相连的零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较佳的,该进气系统还包括一第二输气管和一采用塑料制成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输气管为编织管,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该第二输气管采用螺纹结构连接,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该空气过滤体采用卡槽结构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编织管采用现有材料制成,当空气从编织管中流过时,空气与编织管之间产生一定阻力,减小了空气进入空气过滤体流动的噪声,相比于四分之一波长管消除噪声的效果更好,同时还具有重量轻及不易老化的优点。螺纹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利于编织管与采用塑料制成的第一连接部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卡槽结构的连接方式使得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空气过滤体之间的连接简单,便于装配。
较佳的,该进气系统还包括一采用塑料制成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该第二输气管采用螺纹结构连接,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一悬梁支架,该第二连接部通过该悬梁支架与该汽车的车身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该第二输气管被固定在车身上,防止了第二输气管的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其特点是,该汽车包括上述各优选条件任意组合的进气系统。
较佳的,该汽车为新能源汽车。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汽车及其进气系统能够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对空气流动的噪声起到了双重消除的效果,尤其是消除低频段噪声的效果最为明显,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本发明还具有装配简单、连接牢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进气系统的的空气过滤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进气系统的的第一输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