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黍子增殖礁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3335.7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宇;徐智广;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黍子 增殖 使用方法 | ||
1.一种海黍子增殖礁,包括一个呈空心圆顶型的增殖礁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殖礁基体的底部略带角度的穿插有三根支架(2),三根支架形成等边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增殖礁基体的边缘中部穿插有10-15根固定架(3),增殖礁基体的顶部平铺有70股的维尼纶网帘(5),维尼纶网帘(5)的边缘挂在固定架(3)上、平展拉紧后用扎带或系绳系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还具有用来附着海黍子幼苗的幼苗采苗器(4),幼苗采苗器(4)用扎带或系绳系在维尼纶网帘(5)上;所述的幼苗采苗器为聚乙烯圆盘,圆盘直径25-30cm、厚度0.4-0.6mm;圆盘附苗用的凸面用毛刷刷粗糙,周围用打孔机钻6-8个、直径0.5-0.8mm的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殖礁基体(1)的材质为工程用的混凝土和碳酸盐水泥,其重量比为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殖礁基体(1)的规格为:直径1.8-2m,边缘厚度20-25cm,整体高度40-50cm,重量250-30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和固定架(3)的材质为废旧的钢筋,支架长度为30-40cm,固定架长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尼纶网帘(5),网帘孔的规格为15-20cm×15-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黍子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穿插的角度为15°。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海黍子增殖礁进行人工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海黍子增殖礁进行人工育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作增殖礁基体及安放支架、固定架:按照建筑工程领域制作空心圆顶的方法,将宽度20-25cm的多个木板垂直围成圆形、木板之间由水平连接构件连接,制备一个直径1.8m、高20cm的模具;然后向模具内填充礁体材料形成增殖礁基体,礁体材料为重量比为10:1的混凝土和碳酸盐水泥;在增殖礁基体边缘中部插入10-15根固定架,固定架头部露出8-10cm;在增殖礁基体底部等距插入3根支架,支架插入的角度为15°;制作好后,放置1个月,经常泼水,使其凝固结实;
(2)海黍子附苗:将幼苗采苗器(4)附苗用的凸面用毛刷刷粗糙,周围用打孔机钻孔;在室内对幼苗采苗器进行浸泡消毒处理,浸泡消毒后将其放入海黍子育苗池中采附幼孢子体;附苗过程中,室内采用半流水方式培育,培育18-22天、苗种长到0.5-0.8cm时进行海上增殖;
(3)投放前处理:用海水浸湿的湿布覆盖附有幼苗的幼苗采苗器,在早晨或傍晚将幼苗采苗器和增殖礁各部件运送增殖海域的岸边;将维尼纶网帘(5)的边缘挂在固定架(3)上、平展拉紧后用扎带或系绳系住;将幼苗采苗器用扎带或系绳系在维尼纶网帘(5)上;
(4)增殖礁投放及后期管理:用船将增殖礁运送到投放地点投放,定期由潜水员检查藻体生长情况,前15天,每5天潜水观察一次,将生长情况不好的圆盘或者网帘取下,及时更换新的;待育苗季节过后,每1个月将网帘取下放到岸边清除杂藻和食藻动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海上增殖,增殖海域选为内湾近岸的潮下带,并且增殖地点的风浪较小、底质较为平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33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粳稻剪颖授粉种子成苗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海藻增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