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功能的抗HIV白纹伊蚊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317.4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清;李琳;刘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12N15/70;C07K1/18;C07K1/16;A61P3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血小板 聚集 抑制 功能 hiv 白纹伊蚊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于20个氨基酸的肽,具体涉及一种从动物组织得到的蛋白,该蛋白具有抗HIV的生物活性。
背景技术:
艾滋病(AIDS)是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自其被发现以来,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对全球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伴随着多年来的研究,目前有许多抗AIDS药物。据药物作用于病毒靶点的不同,已上市的抗AIDS药物大致可分为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分别抑制HIV病毒增殖的进入、融合、逆转录、整合、转录、转译、组合并溢出等过程,使AIDS在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Infect Dis Rep.2013,5(Suppl1):e2)。目前AIDS发病率已迅速下降,人们不再谈AIDS而色变。由于上述所有药物只是针对HIV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个特定环节,容易诱导HIV病毒产生变异形成耐药毒株,导致某些药物失去治疗价值。HIV病毒的耐药性问题成为困扰AIDS治疗的世纪性难题。研究高效、低毒的抗AIDS药物和方法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
应用多种药物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能有效控制疾病进程,并部分解决HIV病毒的耐药性问题。但是运用该方法治疗后,许多活得长的患者身上出现HIV相关疾病,如,慢性炎症性疾病和神经认知障碍等(J Pathol.2008,10:231-241)。此外,在HIV感染者体内血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表率显著上升,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症,其在HIV患者的急性感染期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期经常出现(Circulation.2008,10:e36–e40;Curr Cardiol Rev.2008,10:203-218)。因此在抑制HIV增殖的同时有必要研发有效的治疗手段控制这些疾病。
血小板是炎症系统的一部分,和HIV感染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一方面,血小板能结合、吞噬、内化HIV,并在活化后能充作病毒的储存器使病毒在其中繁殖和被传播到更远的器官。在另一方面,被HIV感染活化的血小板被能释放许多炎性物质,如sCD40L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进一步促进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发生,加剧AIDS和相关疾病的进程(PLoS One.2012,10:e44454;Blood.2012,10:1334–1343)。因此,抑制血小板有助于治疗AIDS和其相关疾病。许多关于阿司匹林、ADP受体阻断剂、GPIIb-IIIa整合素阻断剂和statins等抗血小板分子的研究报道了他们能降低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和HIV相关的炎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他们之中,Statins能抑制炎症,弱化血小板活化和因阻断HIV病毒颗粒与促感染的细胞组分间的结合而具有直接的抗HIV活性。许多HIV感染者接受Statins后能控制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带来的高脂血(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1,10:144-147;Viral Immunol.2005,10:474–489)。因此Statins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AIDS治疗候选药物。由于目前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该化合物在成为AIDS治疗药物的道路上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多的抗HIV和血小板的候选药物用于治疗AIDS及其相关疾病。
大自然孕育万物,在其中含有许多相生相克的物质,目前已经从中草药和海洋生物体中分离到了多种具有抑制HIV活性的生物碱类、蛋白类、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和香豆素类等。尽管目前没有从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发现抗HIV活性的活性物质,但是HIV的膜糖蛋白在软蜱Antricola delacruzi和Ornithodorus parkeri唾液腺中被发现(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12,42(5):332-42;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08,38(1):1-21)。因此,吸血节肢动物可能是天然抗HIV蛋白药物的重要来源。
我国对动物毒素的药用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但对蚊子等吸血节肢动物体内药理活性组分研究不多。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中国重要的媒介昆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功能的抗HIV的白纹伊蚊蛋白,该蛋白具有特异性强,活性好和廉价易得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