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8635.4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雷;刘建涛;杨河山;曹裕民;姜兴兴;李强;冯金忠;赵蕾;靳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井 数据 自动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 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方案设计过程中,储层的地质认识是关键,测井解释资料是最准确的、 最可靠的储层评价结果。现有技术中,缺乏将测井数据与岩心、实验等数据综合在一起 进行地质分析的工具;同时,研究人员手动进行储层识别和解释工作量大。为此我们发 明了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新区自动识别储层岩心和含油物性,自动解释油 藏地质参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该 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并解析测井数据;步骤2,进行测 井数据预处理;步骤3,绘制综合测井曲线图;步骤4,在综合测井曲线图上交互进行地 质综合分析;步骤5,进行储层自动识别和地质参数自动解释,识别储层岩性和含油物性, 并交互的进行油藏地质参数解析;步骤6,将解释结果显示在综合测井曲线图上;步骤7, 保存分析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还包括,在步骤7之后,将保存的分析结果重新 加载进来,进行后续的编辑修改和完善。
在步骤1中,把测井数据库中的BLOB数据和外部LAS文件格式数据进行解析,生成装 置可识别的数据格式;对于油田新区,加载地质录井、岩心描述、分析化验这些资料, 结合测井曲线进行综合解释识别,或者作为对测井解释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在步骤2中,进行的测井数据预处理包括深度校正、标准化和曲线拼接这些数据预处 理过程;深度校正是通过交互拖动测井曲线的上下、左右位置,与标准井的曲线趋势一 致时即可;曲线标准化首先选标准井、标准层,然后通过均值方差法、直方图法和趋势 面法进行标准化;曲线拼接分为手动拼接和自动拼接两种方法,手动拼接是拖动一段测 井曲线,当与上一段对接较好时即可;自动拼接主要是采用数学方法,当两组数列的方 差平方和最小时即可。
在步骤3中,综合测井曲线图由各种测井曲线道组成,还补充了钻井、录井、岩心分 析、试油这些方式的信息,在综合测井曲线图上,除了对测井曲线进行回放外,还能加 载射孔、取心、岩性解释结果、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解释结果,方便研究人员进行 综合地质分析和决策。
在步骤4中,进行的地质综合分析包括不同井的同一种测井曲线叠加对比;选定段的 叠加对比;加载层位连通关系;加载地质认识。
在步骤5中,选择一种或多种解释模型交互地进行油藏地质参数解释,解释模型包括 泥质含量的解释模型、孔隙度解释模型、渗透率解释模型,根据解释模型、曲线形态、 判别标准自动识别储层的岩性、渗透性和含油性;同时交互地选择其它解释方法;进行 人工干预,如加载限定因子;由用户自己录入解释模型,如解释公式、判别准则;以交 互录入文字、判别标准的方式加载经验认识,如沉积特征、录井岩屑描述、取心描述结 果,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和校准。
在步骤6中,对每一项地质参数提供多种解释模型,用户可以一种或多种进行解释; 解释结果包括定性解释结果和定量解释结果两部分,定性解释结果是不同深度段的储层 岩性和含油性解释结论;储层岩性解释结果采用岩性符号绘制岩性剖面图,储层含油性 解释结果采用含油性解释结论符号绘制储层含油性道;定量解释结果是储层泥质含量、 孔隙度、渗透率、含水/油饱和度这些地质参数,以标注的方式显示在综合测井曲线图上。
该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还包括,在步骤6之后,对步骤6的解释结果进 行验证,通过输入地质认识或者加载岩心、录井、分析化验资料进行验证;如果验证解 释结果与认识一致,则流程进入到步骤7,否则流程进入步骤4重新进行地质分析和交互 解释。
本发明中的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自动识别储层岩 性和含油物性,自动解释油藏地质参数,适用于油田新区自动储层识别,与现有技术相 比,本发明具有储层解释和识别自动化、交互性、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储层自动识别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储层自动识别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8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侧壁混凝土的喷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井用同步探井传输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