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撬装式脱硫尾气净化氧化吸收液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0027.7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张海波;程诚;杨思佳;刘森;陈华;王捷;夏正海;胡宁;周芸;张佳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53/50;B01D53/52;C01B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撬装式 脱硫 尾气 净化 氧化 吸收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克劳斯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撬装式脱硫尾气净化氧化吸收液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H2S等含硫尾气的毒性较大,克劳斯脱硫工艺处理后的尾气中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H2S等含硫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各国均在大力研发克劳斯尾气处理工艺,硫磺回收与尾气处理这两种工艺都是以最大限度提高硫回收率为目标,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和渗透,今后此趋势会更加明显。以SCOT法为代表的还原—吸收类型方法,此法将上游的克劳斯装置与下游尾气处理装置完全分开,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界区,通常适用于大型克劳斯装置的尾气处理,该法能保证99.8%以上的总硫回收率,该法流程复杂,投资偏高。后来SCOT又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与完善,出现了超级SCOT法、低硫SCOT法(LS)、串级SCOT法、低温SCOT法(LT)等改进工艺,使总硫回收率达到了99.95%以上的水平,经济指标有了明显改善。以MCRC法为代表的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低温克劳斯(亚露点)反应类型的方法,其特点是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较低,操作方便,不适用于大型装置,总硫回收率可达到约99%。其它如CBA、CPC等方法也属此类型。采用特殊设计等温式反应器(内冷)的Clinsulf-SDP法是近年来在低温克劳斯工艺上开发的一种新方法,使用两级反应器的Clinsulf-SDP法能使总硫回收达到99.2%~99.5%,此工艺较适合于中、小型装置。以Clauspol法为代表的在液相中进行低温克劳斯反应类型的方法,也较适合用于中、小型装置,总硫回收率可达到约99%,再进一步提高就比较困难,工艺流程和设备也变得复杂。此类方法设备较大、控制困难、腐蚀相对严重且容易堵塞,溶剂损失量较大,近年来应用不多。Lo-Cat法氧化还原脱硫及自循环式环流反应器,在醇胺法装置的再生酸气处理及克劳斯法装置的尾气处理等低压运行的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全球已建有100多套此类工业装置,其规模一般不超过5t/d。
在关于生物方法再生铁盐配合吸收液的研究中,再生反应前期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驯化,培养与挂膜操作条件严苛且复杂,再生反应过程中空气流还会造成挂膜的脱落,再生反应生成的硫磺夹杂铁离子,既影响脱硫效率,还导致生成的硫磺产物纯度不高。此外,为保证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活性,在连续运行中需定期补充N、P和K等微量元素,还需补充Fe2+溶液和调整pH以保证再生反应的平衡,因此,整套工艺耗时长,过程繁琐,再生铁盐吸收液中参杂其他元素,带来二次污染,不适用于工业生产。常压空气氧化再生铁盐吸收液的方法虽操作简单,但氧气溶解度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便于检修,硫磺回收率高、副产物少、装置寿命及正常运行时间长和适于工业应用的撬装式脱硫尾气净化氧化吸收液循环利用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撬装式脱硫尾气净化氧化吸收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被U型凹槽分为反应后氧化吸收液储液室和再生后氧化吸收液储液室,所述反应后氧化吸收液储液室的一侧开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反应后氧化吸收液储液室底部开有出硫口,所述储液箱一侧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一端与加热室连接,所述出液口另外一端通过管道与串联电极组连接,所述该管道上安装有输液泵,所述串联电极组通过管道与进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口开在储液箱上,并与所述再生后氧化吸收液储液室连接,所述储液箱另一侧开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一端与所述再生后氧化吸收液储液室连接,所述排出口另一端与循环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串联电极组包括封闭圆柱筒体,所述封闭圆柱筒体内放置筒式电极;所述串联电极组中的串联电极数量为2~15个。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圆柱筒体由顶盖、底盖和圆柱筒体组成,所述圆柱筒体上端固定顶盖,所述圆柱筒体下端固定底盖,所述底盖底端开有排硫口,所述排硫口与集硫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盖、底盖和圆柱筒体之间通过垫片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排硫口通过法兰与所述集硫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筒体内部底部1/5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沿圆周均匀分布三块短板,所述筒式电极放置在所述短板上,所述短板的长度为5~25cm,所述筒式电极的中心线与所述封闭圆柱筒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0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捷的市政道路抢修块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混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