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项分布的高速铁路谐波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5700.6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卫中;苏宁;李佩珏;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段晓玲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项分布 高速铁路 谐波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领域,特别涉及高速铁路谐波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高速铁路的谐波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主要是从电力机车谐波源仿真、牵引负载谐波的概率模型、牵引网谐波传播特性分析等方面分别进行研究。对电力机车谐波源仿真主要是分析额定功率下的谐波畸变率,并且仅讨论车载变压器二次侧的谐波问题,没有和牵引供电系统耦合起来,不能很好得到电力机车的谐波特性以及对电网的影响;建立牵引负载谐波的概率模型主要是对大量牵引负载谐波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对牵引网谐波传播特性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实测数据,对牵引供电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所需工作量较大,且不同学者不同方法计算存在差异。所以研究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对牵引供电系统谐波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项分布的高速铁路谐波评估方法,降低高速铁路牵引系统谐波评估的复杂性,容易实现。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二项分布的高速铁路谐波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高速动车组的牵引负荷进行分析,建立谐波电流跟机车功率的关系,得到各次谐波电流有效值:
步骤2:计算单条供电臂同时出现最大机车数n';
步骤3:利用二项定理确定供电臂内机车的概率分布函数,根据概率分布函数和所述步骤2中的最大机车数n'计算不同接触网供电方式下一定概率所对应的同时出现机车数m95;
步骤4:根据谐波电流叠加公式、所述各次谐波电流有效值和所述一定概率所对应的同时出现机车数m95计算一条供电臂上的谐波电流值;
步骤5:根据牵引变压器的不同接线类型和所述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每条供电臂上的谐波电流值,计算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一定概率不小于95%。
优选的,所述一定概率为95%。
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分析高速动车组的牵引负荷,得到随机车功率的增加,车载变压器二次侧谐波电压幅值的变化保持在第一额定范围内;
(2)额定机车功率条件下,增加车载变压器的短路电抗,得到所述车载变压器二次侧谐波电压幅值的变化保持在第二额定范围内,谐波电流幅值按比例变化,确定机车的牵引负荷为谐波电压源;
(3)保持机车等值阻抗不变,额定机车功率条件下,改变牵引变压器短路电抗,车载变压器二次侧谐波电流幅值的变化在第三额定范围内,确定机车的牵引负荷为谐波电流源;
(4)分析得谐波电流源的各次谐波电流有效值与机车功率的关系特性,并根据机车型号确定各次谐波电流有效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利用式计算单条供电臂同时出现最大车辆数;所述n'为一条供电臂同时出现最大列车数,a为单位时间最大到发车辆对数,L为供电臂长度(km),Vav为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为(km/h)。
优选的,所述步骤3包括:
(1)根据单线区段、双线双向区段、双线单向区段的供电臂内列车平均区间带电概率分布函数计算单线区段、双线双向区段、双线单向区段的供电臂内列车平均区间带电概率p;
所述单线区段和所述双线双向区段的供电臂内列车平均区间带电概率分布函数为
所述双线单向区段的供电臂内列车平均区间带电概率分布函数为
所述T为全日时间,Σtu上为供电臂内上行用电运行时间(min),Σtu下为供电臂内下行用电运行时间(min),n为供电臂区间数,N为日平均列车对数;当为双线时,所述n为上、下行总的追踪间隔数。
(2)根据单线区段、双线双向区段、双线单向区段的供电臂内列车平均区间带电概率p计算有k(k≤n’)次列车同时出现的概率为:
单线区段/双线双向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5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