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六自由度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5985.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均;马捷;蒲华燕;吴斌;瞿栋;谢少荣;邓景珊;颜春明;张娟;陈功;刘恒利;邹旭东;华凌云;姚骏峰;陈春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自由度 移动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面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机动性能的履带式六自由度移动机器人,能应对复杂的地形,如建筑物内部的台阶、楼梯、具有障碍物的环境,以及建筑物坍塌后的废墟环境,该机器人能够应用在灾难事故现场的勘察、搜救等任务中,为搜救人员提供重要的第一手信息。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其破坏性的巨大一直让人望而生畏,而灾害后的勘察、搜救工作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往往在重大灾难发生后,现场环境过于复杂,具有很多未知的危险,如核辐射、化学物质泄漏、生化污染、高温、高湿、破败建筑二次坍塌等,超出了人类能够处理的能力范围,因此研究灾难后进行现场勘察、搜救和处理的机器人成为了国际上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通常,移动机器人有轮式、足式、履带式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履带式机器人由于其地面适应性强,控制相对方便,在勘察、搜救任务中应用广泛。
传统的履带式机器人为二自由度或三自由度,即只有两个主运动模块或两个主运动模块加一对同时运动的摆臂,这样简化了设计难度,但在机动性能方面显露出一些不足,表现为越障高度受限、下楼时运动不稳定等;传统的履带机器人的履带机构多与机器人主体分离,方便了机器人主体设计,但是不够紧凑的设计使其接地面积不够,影响其在非结构环境的移动性能;传统的履带机器人多采用齿轮或链传动,使之有重量增加、传动不稳定的问题;传统的履带机器人的控制、电源等部件多直接与机架连接,不利于重要部件的保护,也给安装调试带来了不便。为了更好地完成勘察、搜救任务,设计机器人时需要克服以上不足,做出合理的设计,提高机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履带式六自由度移动机器人,达到结构紧凑、重量较轻、机动性能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对机器人本体的设计要求是:
1. 在满足机器人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轻机器人的自重;
2. 在满足机器人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方便机器人的安装和拆卸;
3. 在满足机器人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使机器人结构紧凑,使机器人具有相对一般履带式机器人有更好的机动性能;
4. 在满足机器人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使得机器人较传统的履带机器人有着更强的灵活性,并增强机器人的地面适应性;
5. 使机器人内部器件得到保护,方便机器人内部器件的安装;
6. 使机器人调试起来更加方便。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的构思是:
1. 机器人机身采用铝合金制作,并开减重孔,使用同步带传动代替传统的齿轮传动和链传动,从而减轻机器人的自重;
2. 构成机器人机架的主要零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要充分考虑安装定位和整体的刚性,要求电机固定块和主同步带支座组均在前后方面可调,方便机器人的安装和拆卸;
3. 将机器人的两组主运动模块与机架设计为一个整体,控制两个主运动模块自由度的电机在机器人前后各布置一个,利用空间上的交错使结构紧凑,选用较宽的履带增大机器人的触地面积;
4. 设计一款履带式六自由度机器人,包括两个主运动模块和四个摆臂运动模块,每个自由度都能独立控制,增强机器人的灵活度,四个摆臂模块更增强了机器人对地面的适应性;
5. 将机器人的机架和内部控制箱视作不同的模块来设计,机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增大内部空间,并预留内部控制箱缓冲零件的安装空间。控制箱的设计应尽量将机器人的内部器件保护起来,并要考虑考虑机器人的充电方式,使其不需要拔下电池即可充电;
6. 角度传感器用于标定机器人的摆臂位置。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款履带式六自由度机器人,包括机架、两组主运动模块、四组摆臂运动模块、控制箱及传感部件。机器人大部分均以履带包覆,两组主运动模块及其电机在机器人的中部,呈中心对程布置,每个主运动模块与其电机之间均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四组摆臂运动模块及其电机在机器人的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位置,呈左右对称布置,每个摆臂运动模块与其电机之间均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5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安装配套部件的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机盖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