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形方坯连铸机活动段的离线快速对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6031.2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飞;陈寿红;谭泽昆;胥珂;赵建宏;王祥;彭涛;宋鹏卿;刘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7 | 分类号: | B22D11/057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方坯连铸机 活动 离线 快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弧精度高、对弧快速方便的弧形方坯连铸机活动段的离线快速对弧方法。
背景技术
对连铸机而言,尤其是弧形方坯连铸机的整个四分之一圆弧弧形对弧准确性对铸坯形状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若误差过大,会对坯壳产生附加变形而出现内裂,同时,弧形对弧不准确也是造成漏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弧精度必须严格控制。特别是现有连铸轧制中采用“一罐到底”的工艺,使得把握好转炉和连铸机节奏、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弧要求不清晰准确、方法不当,浪费了不少时间在对弧上,致使连铸机开浇时间经常后延,既影响了产量,又影响了全线的生产和组织。
连铸机活动段是二次冷却区的主要设备。活动段辊子主要是夹持铸坯,防止坯壳在钢水静压力下产生鼓肚变形。鼓肚变形计算式为:
y=
式中:
p—液相穴中钢液对坯壳产生的静压力,N;
l—辊距,mm;
δ—坯壳厚度,mm;
E—铸坯弹性模量,Pa。
若l取定值,则在结晶器出口处鼓肚变形最大,距液面越远变形越小。所以为保证变形为定值,最佳办法是要求辊距是变化的,基本原则为上大下小。
因此,针对不同断面规格的活动段,事先根据计算和实际经验得出不同的离线对弧理论精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与理论精度值对比,对对应的辊子进行调整至允许的范围,从而保证对弧精度。对弧一般分为在线对弧和离线对弧,在线对弧具有不需要繁琐拆卸的优势,但随着轧钢生产节奏加快,设备负荷增加,停机检修时间不充分及全线对弧周期控制过长等原因,导致连铸机辊子在线对弧情况恶化,辊子在线对弧精度超标现象较多,而且调整量小,因此只能以离线对弧为基础进行。为了恢复连铸机的对弧精度,离线对弧不仅能适应生产节奏快、设备负荷大、停机时间短的特点,而且检测和调整空间大,便于操作,调整余量大、对弧精度高。但现有离线检测和调整活动段对弧精度不仅过于依赖复杂、庞大的对中台,而且操作复杂、繁琐,不仅前期投入成本高,而且对弧速度慢,综合对弧精度仅能达到≤0.5mm,难以满足高质量、高可靠性、低成本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弧精度高、对弧快速方便的弧形方坯连铸机活动段的离线快速对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活动段固定、两端辊架外弧辊调整、两端辊架侧辊调整、中间辊架外弧辊调整、中间辊架侧辊调整、内弧辊辊间距调整、侧辊间距调整步骤,具体包括:
A、活动段固定:将所述连铸机活动段内弧侧向上的固定于对弧台上;
B、两端辊架外弧辊调整:分别测量1#辊架和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外弧辊上表面与所述测量台的高度值,将所述高度值分别与规定高度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分别调整1#辊架和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外弧辊高度至合格高度;
C、两端辊架侧辊调整:沿活动段长度方向以其中心线分别测量1#辊架和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左侧辊或右侧辊与中心线的距离,将所述测量距离分别与规定距离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分别调整1#辊架和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对应左侧辊或右侧辊与中心线的距离至合格;
D、中间辊架外弧辊调整:以1#辊架和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外弧辊为两个最高点,将对弧样板沿着浇注方向置于所述两个最高点之上,用塞尺依次测量中间各辊架的外弧辊与对弧样板间的间隙量,分别调整各中间外弧辊间隙至规定范围;
E、中间辊架侧辊调整:根据步骤C的调整结果,将所述对弧样板左侧面或右侧面紧靠在1#辊架和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左侧辊或右侧辊上并使对弧样板与两个辊面相切,用塞尺依次测量中间各辊架侧辊与对弧样板间的间隙量,分别调整各中间辊架的侧辊间隙至规定范围;
F、内弧辊辊间距调整:从1#辊架的内弧辊至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的内弧辊依次测量相邻辊间距,分别调整各辊架的辊间距至规定范围;
G、侧辊辊间距调整:用步骤F的方法依次测量和调整与步骤E侧辊对向的1#辊架的侧辊至另一端最后一位辊架侧辊的相邻辊间距至规定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带材生产用剥离器
- 下一篇:型板类含管铸件专用砂箱上箱固定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