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工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8997.X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标;张聪;吕荣山;王天天;许垒;胡忠经;白云;张军贤;乔培贞;孙金泽;马天明;苏斌;林宪广;张珂;刘正银;王成军;张明晶;路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王清标 |
主分类号: | E21D9/04 | 分类号: | E21D9/04;E2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黄土 隧道 控制 地表 沉降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地下工程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工程的快速发展,黄土隧道工程施工和支护技术已逐渐发展,但是,黄土隧道因其黄土的材料特性、强度特性以及工程特性等,导致的地表沉降和变形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针对黄土的特性展开研究,制定黄土隧道开挖施工和支护技术,深入研究地表沉降和变形控制措施十分有必要。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黄土区域隧道的施工和支护进行了研究;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较复杂,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地质和环境情况不尽相同,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不同的土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即便是同一种土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水质、环境、气候等导致的性质往往不同。国内大部分的学者,有的针对黄土隧道安全开挖和支护技术、地表沉降和变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对黄土隧道的施工开挖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较多值得商榷之处;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黄土隧道进行研究,但是黄土区域黄土的性质复杂、多变,研究的成果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有的研究则是借助数值模拟对隧道的沉降和变形进行动态分析,但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支护参数不断变化,模拟的结果和支护参数存在较大的误差;还有的研究在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理论性的推导和可行性的分析,不具有工程实践性。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及地表沉降处理技术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针对地下工程隧道黄土的工程特征、强度特性进行创新,提出了一种结合动态监控量测、现场施工、加固处理和化学改性处理的高效施工工艺,对黄土隧道施工开挖和支护工艺进行优化,对加快工期、完善管理和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黄土隧道地表沉降控制与处理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针对于黄土的膨胀特性,提供了一种膨胀性黄土区域隧道地表沉降控制和处理施工工艺,不仅对膨胀性黄土隧道地表沉降进行控制和处理,而且对地表沉降实现监控量测,并对膨胀性黄土土质进行了改性处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一)地下隧道膨胀土区域的沉降变形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布置方案包括:包括拱顶下沉、上台阶收敛(水平)、地表沉降及横纵向位移和隧道地表观察等四部分内容。
(2)在隧道监测过程中,对隧道量测断面不少于7个,净空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记录数据。根据温度修正公式,对沉降变化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时间间隔,计算出变化速率,判断隧道沉降情况。
(3)据量测结果及下沉量,应及时封闭仰拱混凝土。仰拱衬砌到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30m内,不能偏大,仰拱采用半幅施工法。
(4)初期支护中确保拱顶混凝土密实,二次衬砌施工与掘进工作同时作业。
(二)黄土隧道膨胀土区域施工技术
(1)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先拱墙、拱部环形法开挖,保留核心土便于支撑。采取“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及时封闭”的施工程序。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围岩产生扰动,防止水的浸泡,在开挖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威严暴露时间,并及时衬砌。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变形速率小于0.2~0.5mm/d后施做二衬为宜。
(2)黄土隧道超前支护
黄土隧道土质松散且易变形,采用管棚方案及小导管进行初期支护。
对于黄土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双排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3m,单根长4.5m,外插角5°~15°。
对于黄土较松散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拱部设φ89中管棚,长40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备自行调整工作室断面。
对于黄土松散较严重地段,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支护即拱部设φ108大管棚,长25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
(3)黄土隧道拱架支撑
超前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打入前方土体中时,需在管棚尾部加设型钢支撑。采用I20b型钢钢架,分段组装,通过钢垫板用φ20螺栓将各段连成整体。安装拱架时应紧贴开挖轮廓表面,并将管棚的管尾与之焊接,使棚管或超前小导管尾端担在钢拱架上,钢拱架之间环形每隔1m设1根纵向连接筋及安装钢筋网片,在拱脚处设置锁脚小导管。
(4)黄土隧道初期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王清标,未经山东科技大学;王清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8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