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的铜包铝镁合金导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60981.2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培东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5/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铜包铝 镁合金 导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铜包铝镁合金导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对低负荷电源线、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导线、大容量通讯网络信号传输导线、控制信号电缆、轻体车辆电缆、焊接电缆、紧急移动电缆、电视机激励线圈、偏转线圈、镇流器线圈、音视频线、汽车线束、电缆屏蔽编织线和漆包线绕组等需求飞快增加,要求导线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信号传输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目前一般使用纯铜(丝)导线或铜包铝(镁)合金(丝)导线生产这些导线或电缆。
众所周知,纯铜(丝)材料不仅密度大、生产成本高,而且铜资源有限,且不能再生;铜包铝(镁)合金(丝)材料不仅电学性能比较差,电阻比较高、导电性能比较低,而且机械性能也比较差,抗张强度比较低、延伸性能比较小、容易断线,经济性能也比较欠缺,因此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函待需要一种“更新换代产品”克服上述材料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一种高效节能的铜包铝镁合金导线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线由稀土铝镁合金芯线与包覆在所述芯线上的铜层组成,所述铜层与稀土铝镁合金芯线之间是冶金结合,所述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的配比:镁0.5~1%、硅0.45~0.65%、RE 0.2%~0.5%,其余为铝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的RE 为混合稀土元素,通常采用的是铈、镧和钇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直径是2~5mm,所述铜层的体积是该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的10~20% ,所述铜层的重量是该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的25~3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熔炼合金液
将上述配料放入高温下熔化、精炼,精炼完成后,对其进行保温和过滤;所述的熔炼时,自动化控温的倾动式保温炉的炉膛温度控制在850~1000℃,铝液温度控制在700~750℃。
B、浇铸与结晶
将步骤A所得合金液经过滤后添加相当于合金液重量0.002%~0. O2%的硼合金细化晶粒,然后浇注成铝合金锭。
C、轧制
将步骤B所得铝合金锭轧制成铝合金杆;所述的轧制采用连轧机组进行轧制,并控制初轧温度为450~550℃,终轧温度为250~350℃,连轧机冷却润滑液总压力控制在0.1~0. 5MPa。
D、包覆焊接
对步骤C得到的轧制的铝合金杆进行包覆铜层,包覆铜层体积百分比组成为10%~20%。
E、拉丝
将步骤D所得铝合金杆拉拔成铝合金线;所述的拉丝采用连续拉线机,拉线速度控制在8~25米/秒。
本发明铝合金导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严格控制铝锭的杂质含量和合金化添加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加入硼合金细化晶粒,保证结晶状态良好,通过采用自动化控温的倾动式保温炉保证铝液可以倾倒干净,使得制造出来的铝合金导线具有高导电性和耐热性,满足了行业对铝合金导线的性能要求,尤其适于制作成高导电性耐热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效节能的铜包铝镁合金导线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线由稀土铝镁合金芯线与包覆在所述芯线上的铜层组成,所述铜层与稀土铝镁合金芯线之间是冶金结合,所述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的配比:镁0.5~1%、硅0.45%、RE 0.2%,其余为铝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的RE 为混合稀土元素,采用铈和钇混合。所述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直径是2~5mm,所述铜层的体积是该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的10~20% ,所述铜层的重量是该铜包稀土铝镁合金导线的30%。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熔炼合金液
将上述配料放入高温下熔化、精炼,精炼完成后,对其进行保温和过滤;所述的熔炼时,自动化控温的倾动式保温炉的炉膛温度控制在850~1000℃,铝液温度控制在700~750℃。
B、浇铸与结晶
将步骤A所得合金液经过滤后添加相当于合金液重量0.002%~0. O2%的硼合金细化晶粒,然后浇注成铝合金锭。
C、轧制
将步骤B所得铝合金锭轧制成铝合金杆;所述的轧制采用连轧机组进行轧制,并控制初轧温度为450~550℃,终轧温度为250~350℃,连轧机冷却润滑液总压力控制在0.1~0. 5MPa。
D、包覆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培东,未经印培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0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CBS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巴多昔芬杂质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