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4-氟苯基)-5-烷氧基羰基-6-异丙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4373.9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罗煜;丁时澄;瞿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优康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22 | 分类号: | C07D2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永进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烷氧基 羰基 丙基 二氢吡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4‑(4‑氟苯基)‑5‑烷氧基羰基‑6‑异丙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异丁酰乙酸酯、对氟苯甲醛和尿素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浓硫酸,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产物。该方法成本低、收率高,后处理简单且易于操作,过滤后的母液直接用于下批次反应,整个流程不排出任何废弃物,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瑞舒伐他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4-(4-氟苯基)-5-烷氧基羰基-6-异丙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转变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为甲戊酸盐(胆固醇的前体)的限速酶。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降低胆固醇的靶向器官,它增加了肝LDL细胞表面受体数目,促进LDL的吸收和分解代谢,抑制了VLDL的肝合成,由此降低了VLDL和LDL微粒的总数。瑞舒伐他汀适用于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瑞舒伐他汀首先是由日本盐野义公司开发,后来由阿斯利康研发上市,用于无心脏病临床表现但具有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以减少心肌梗塞、中风和进行冠状动脉血管再造的风险。该药于2003年3月首先在新西兰上市,接着在2003年9月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的为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为“Crestor”。其结构如下所示:
目前,关于瑞舒伐他汀的制备已经有了很多的专利报道。例如,EP0521471B1中公开了一种瑞舒伐他汀的制备方法,制备流程如下所示:
WO00049014A中公开了一种瑞舒伐他汀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所示:
WO2008065410A1中公开了一种瑞舒伐他汀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从上述合成瑞舒伐他汀的方法可以看出,是合成瑞舒伐他汀的关键中间体。
文献Organic Process Research&Development 2010,14,441-458和WO2009157014A2中公开了该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过程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制备式II中间体化合物首先需要合成式III所示的中间体。式III化合物是合成式II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进而也是合成瑞舒伐他汀的重要中间体。然而研究表明,式III一类中间体化合物的现有制备技术存在很大不足,严重制约了整体合成路线的进程。典型地,在上述两份文献公开的方法中,制备式III中间体时采用的条件为:在0.1当量的氯化亚铜和0.1当量的浓硫酸存在下,反应物在甲醇中回流反应1-2天,然后将反应液冷却后结晶得到产物。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并且反应结束后氯化亚铜的废弃物难以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4-氟苯基)-5-烷氧基羰基-6-异丙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工艺条件的优化,能够使反应试剂重复利用,没有废酸、废弃溶剂等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无污染化学的要求,更加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一种如通式I所示的4-(4-氟苯基)-5-烷氧基羰基-6-异丙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异丁酰乙酸酯、对氟苯甲醛和尿素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浓硫酸,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式I化合物,滤液收集后直接用于下批次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优康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优康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4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