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波管对电介质导波管的迁移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4764.9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P5/08 | 分类号: | H01P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孙枫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波 电介质 迁移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波管对电介质导波管的迁移构造,尤其是涉及可在毫米 波频带利用的导波管对电介质导波管的迁移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便利,相反也具有威胁乘坐者及步行者安全 的很多要素,因此最近车辆正在向着不仅是便利性而且提高其安全性发 展。
在为了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技术中,代表性技术有利用车辆用雷达的防 止车辆碰撞的技术。雷达作为传输电波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及追踪与目标 的距离、速度、角度的传感器,在现有技术主要使用于军事,但是在最近 其使用于车辆,正在扩大其应用范围。
车辆用雷达,其安装在车辆前方或后方等,为了智能巡航控制(Smart CruiseControl:SCC)及能动安全控制(ActiveSafetyControl),探索及追踪 周边车辆、步行者、自行车或构造物等。车辆用雷达一般使用具有 30~300GHz频带的毫米波(millimeterwave)频带的频率信号,毫米波波长 为1~10mm水准非常短,因此在空间传输时传输损失大具有传输距离极 短(例如,10mm以内)的缺点,相反具有可实现回路或零部件小型化, 并且可构成高分辨率雷达的优点。
图1是图示一般车辆用雷达概略性构成的图面。
如图1所示,车辆用雷达大致由传输部10与接收部20构成,根据对 车辆用雷达系统的要求可多样地设定接收部20的频道数量。
传输部10具有传输RF模块(TRF)与传输天线(TANT),传输RF模块 (TRF)生成电波,传输天线(TANT)放射由传输RF模块(TRF)生成的电波。 还有,在接收部120的多个频道的各个频道具有接收天线(RANT)与接收 RF模块(RRF),接收天线(RANT)接收反射由传输部110放射的电波而入 射的反射波,接收RF模块(RRF)接收通过接收天线(RANT)入射的反射波 并进行分析。
即,传输部10与接收部20的多个频道的各个频道基本具有连接RF 模块(TRF、RRF)与天线(TANT、RANT)的构造,还有RF模块(TRF、RRF) 与天线(TANT、RANT)分别连接于传输线路(TL),传输线路(TL)被导波管 (Wavegudie)连接,一般被标准导波管(StandardWaveguide)(SW)连接。
最近,在车辆用雷达系统中,利用电介质导波管(DielectricWaveguide) 来实现天线(TANT,RANT)及传输线路(TL)的情况较多。
图2是图示一般电介质导波管的基本构造。
如图2所示,在如同铁氟龙(Teflon)的电介质基板31的内部以预定图 案配置多个通孔32(Via)来实现电介质导波管30,并且在电介质基板的上 部与下部配置金属接地面,如图2在电介质基板31的内部并排配置2列 多个通孔的情况,在电介质基板31内的2个通孔列之间可低损失地传输 信号,这与现有的如同微带线路开放一部分的传输路线不同,是因为根据 上、下部的金属接地面与通孔列,关闭构造的电介质导波管不产生信号的 放射损失,即通孔列之间的电介质基板可执行传输线路的功能。
从而,在电介质基板31内部沿着待传输信号的路径配置多个通孔32, 可实现电介质导波管30,因此其构造简单并且可使用一般的印刷回路基板 (PCB)工艺来实现,进而具有易于大量生产的优点。电介质导波管30主要 使用为对如同毫米波的高频带信号的传输线路。
另一方面,导波管(SW)使用为传输线路(TL)与毫米波迁移装置, 毫米波迁移装置是为了低损失连接传输线路(TL)之间,但是导波管(SW) 为了低损失连接由电介质导波管实现的传输线路(TL),必须实现迁移构造 (TransitStructure),以使毫米波在电介质导波管易于迁移到导波管(SW)。 为了雷达系统的节约成本及小型化,迁移构造应该以简单的构造,除了实 现电介质导波管的基板以外无其它附加构成,能够利用一般PCB工艺来 实现。另外,相比于在雷达系统运用的频率,根据迁移构造的信号迁移特 性以充分宽的频带,应构成使信号尽可能均匀的在该频带迁移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