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8901.6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难 救护 辅助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是一种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大国,已探明的煤炭储蓄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技术水平不足,加之少数人的利益熏心,许多私营老板不重视煤矿的安全措施,不及时排除煤矿隐患,导致矿难时有发生,且矿工死亡率居高不下。
能否及时将困在矿井中的遇难矿工寻找到和向遇难矿工输送必要的救援物质,如氧气、食物和水,成为遇难矿工获救的关键。同时救援人员对矿难区进行救援也存在很多的危险,比方说煤矿内存在着危险浓度的瓦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的矿难的二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帮助救援人员寻找遇难矿工,向遇难矿工输送救援物质以及检测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爆炸。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的。
一种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包括由密封材料密封的外壳和行走机构,外壳内设有马达、能源箱及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控制马达及行走机构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导电外壳,在外壳内部还设有瓦斯浓度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的传感头位在外壳外,瓦斯浓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装置实现数据连接。这样能够检测瓦斯浓度和防止壳体摩擦产生的火花引起二次爆炸。
为了向遇难人员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在外壳的外部设有氧气瓶、水袋和食物箱。
为了精确定位遇难人员,在外壳内部还设有三个与智能控制装置数据连接的声感传感器,三个声感传感器的三个传感头分三个不同的位置设置在外壳外。
为了能够短距离的探路和钻进,在外壳的前部设有钻头和红外感光器,红外感光器与智能控制装置数据连接。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由智能控制装置控制的机械臂,这样可以触及救援人员力所不能及之处,传递救援物资,挽救遇难人员生命。
由于地下通路复杂,所述外壳外还设有无线电通信装置,可以在救援人员撤离之后原地待命,以确定幸存者位置或标记目前救援进度或作为发生二次爆炸后救援人员中幸存者与外界联系地工具。
为了使救援人员携带方便,所述外壳上设有把手。
为了适应矿井的复杂路面,所述的行走机构是月球车行走机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能够探测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爆炸,传递救援物质,精确寻找遇难人员,自动探路和钻进开路以及发射信号与外界联系;并且结构小巧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矿难救护辅助机器人,包括由密封材料密封的能够导电的外壳1和行走机构2,外壳1内设有马达3和能源箱4及智能控制装置15,在外壳1内部还设有瓦斯浓度传感器5和三个声感传感器10,瓦斯浓度传感器5的传感头6在外壳1外,三个声感传感器10的三个传感头11分三个不同的位置设置在外壳1外。在外壳1的外部设有氧气瓶7、水袋8、食物箱9、无线电通信装置15和把手16。在外壳1的前部设有钻头12和红外感光器13。外壳1上设有机械臂14。其中,行走机构2为月球车行走机构。
上述行走机构2、马达3、瓦斯浓度传感器5、声感传感器10、红外感光器13、机械臂14与智能控制装置15之间采用数据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8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拆分式隧道接水盒
- 下一篇:一种顶管机及施工中遇进土不畅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