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驱动阶梯型微悬臂梁吸合电压的预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6241.8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华;何小琦;苏伟;宋芳芳;黄钦文;恩云飞;刘人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5106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驱动 阶梯 悬臂梁 电压 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静电驱动阶梯型微悬臂梁吸合电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阶梯型微悬臂梁与衬底固定电极之间的间隙模型;
建立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在静电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的试函数模型;
按照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横截面大小对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梁单元,根据所述梁单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材料参数确定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加权刚度,其中,所述材料参数包括材料特征长度参数;
根据所述间隙模型以及所述试函数模型计算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吸合位置系数;
根据所述吸合位置系数以及所述加权刚度确定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吸合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驱动阶梯型微悬臂梁吸合电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模型包括g(x)=g0、或者g(x)=g0+ρ(1-cos x/ρ)+θx,其中,g0为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固定端到所述衬底固定电极的初始间隙,ρ为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中心线挠曲的曲率半径,θ为所述中心线的倾斜角度;
或者/和
所述试函数模型为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第一阶振型函数、或者单位载荷作用下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归一化的变形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驱动阶梯型微悬臂梁吸合电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梁单元的结构参数以及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材料参数确定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加权刚度的步骤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结构参数以及所述材料参数分别确定各所述梁单元的抗弯刚度;
将各所述抗弯刚度加权求和得到所述加权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驱动阶梯型微悬臂梁吸合电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间隙模型以及所述试函数模型计算所述阶梯型微悬臂梁的吸合位置系数的步骤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间隙模型以及所述试函数模型建立用于求解所述吸合位置系数的非线性方程ηQ(η)-P(η)=0,求解所述非线性方程ηQ(η)-P(η)=0的实数根,得到所述吸合位置系数,其中:
或者
将所述非线性方程ηQ(η)-P(η)=0中的P(η)、Q(η)按照泰勒展开得到多项式方程
或者
根据所述多项式方程确定该多项式方程的伴随矩阵,求解所述伴随矩阵的实特征值,得到所述吸合位置系数;
其中,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bs、xs1、xs2分别为有静电力作用的第s梁单元的宽度、左端点和右端点的坐标,n为泰勒展开的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2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