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莓红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8111.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哲;徐静鹏;张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鑫龙晨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C12G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苏红梅 |
地址: | 123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莓红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树莓发酵酒和树莓浸渍酒按80:10~30混合,制得酒香协调,酒体丰满,醇厚柔顺,余味绵长,典型完美的树莓红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莓红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莓又名覆盆子、托盘、刺莓、马林等,为蔷薇科(Rosacea)悬钩子属(Rtbus L.)半灌木果树。世界上悬钩子属有700多个品种,我国是世界悬钩子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约有210多种。可食并用于园艺生产的悬钩子属植物简称树莓或可食悬钩子。树莓果实为聚合浆果,其色泽诱人、气味芳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世人誉为黄金水果。树莓果实、种子、根、茎、叶均可入药,如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气味甘、平、无毒,有益肾固精、补肚名目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树莓含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矿物质、黄酮、花青素及挥发油、酚类、萜类等有效成分;树莓果实也含大量的天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鞣花酸、树莓酮、水杨酸、维生素E等物质。此外,树莓果实中含大量树莓籽,占树莓鲜重约10%。树莓籽中含有丰富的单宁和生育酚,覆盆子籽油还是一种芳香精油。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对树莓果汁进行主发酵和后发酵的方法生产树莓果酒,该方法制备的树莓果酒有口味单一、酒体单薄以及果味不浓郁等缺点,现有技术还需要质量更好的树莓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莓红酒;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莓浸渍酒;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莓发酵酒;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莓原浆酒;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莓浸渍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莓发酵酒的制备方法。
发明人发现,将树莓发酵酒与树莓浸渍酒按重量比80:10~30勾兑,能够得到果香浓郁、含适量的单宁的树莓原浆酒,使用该树莓原浆酒勾兑得到的树莓红酒果香浓郁、酒体丰满、具有典型完美的高品质。
为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树莓原浆酒,其包括树莓发酵酒和树莓浸渍酒,树莓发酵酒和树莓浸渍酒的重量比为80:10~30,例如80:15~25、80:18~22或80:20,
优选地,树莓原浆酒的酒精度为14~16度(例如15度),糖度为2~4°Bx(例如2~3°Bx),总酸为9~13g/L(例如10~11g/L),单宁含量为0.5~0.7g/L(例如0.6g/L),
优选地,树莓发酵酒的酒精度为14~16度(例如15度),糖度为1~3°Bx(例如2°Bx),总酸为9~13g/L(例如10~11g/L),单宁含量为0.5~0.7g/L(例如0.6g/L),
优选地,树莓浸渍酒的酒精度为18~20度(例如19度),糖度为6~7°Bx,总酸为8~10g/L(例如9g/L),单宁含量为0.7~0.9g/L(例如0.8g/L)。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树莓原浆酒的方法,其包括:将树莓发酵酒和树莓浸渍酒按重量比80:10~30(例如80:15~25、80:18~22或80:20)勾兑。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树莓浸渍酒,其酒精度为18~20度(例如19度),糖度为6~7°Bx,总酸为8~10g/L(例如9g/L),单宁含量为0.7~0.9g/L(例如0.8g/L)。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树莓发酵酒,其酒精度为14~16度(例如15度),糖度为1~3°Bx(例如2°Bx),总酸为9~13g/L(例如10~11g/L),单宁含量为0.5~0.7g/L(例如0.6g/L)。
本发明中,所述的树莓浸渍酒为酒精浸渍树莓果浆制得。
本发明中,所述的树莓发酵酒为酵母菌发酵树莓果浆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鑫龙晨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鑫龙晨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