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8431.3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钟汇才;赵超;朱慧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器件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器件层之上的第二器件层,其中第一器件层包括衬底上的第一多个鳍片结构、以及横跨所述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第一栅极堆叠结构,第二器件层包括第二多个鳍片结构、以及横跨所述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第二栅极堆叠结构,其中,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每一个第二鳍片位于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第二多个鳍片结构与第一栅极堆叠结构之间具有绝缘隔离层。
2.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鳍片之间的节距等于所述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鳍片之间的节距。
3.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每一个第二鳍片位于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的正中处。
4.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二栅极堆叠结构与第一栅极堆叠结构垂直对准并且具有相同的节距。
5.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第二栅极堆叠结构和第一栅极堆叠结构均包括各自的栅极绝缘层和栅极导电层,相邻器件层的栅极导电层之间通过各自的栅极绝缘层而绝缘隔离。
6.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半导体器件具有相互交替堆叠的多个第一器件层和多个第二器件层。
7.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a、在衬底上形成第一多个鳍片结构;
b、形成横跨在第一多个鳍片结构上的第一栅极堆叠结构,与第一多个鳍片结构一起构成第一器件层;
在第二多个鳍片结构与第一栅极堆叠结构之间形成绝缘隔离层;
c、以第一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第一多个鳍片结构为种晶层,外延生长形成外延层;
d、刻蚀外延层形成第二多个鳍片结构,其中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每个第二鳍片在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
e、形成横跨在第二多个鳍片结构上的第二栅极堆叠结构,与第二多个鳍片结构一起构成第二器件层。
8.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鳍片之间的节距等于所述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鳍片之间的节距。
9.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第二多个鳍片结构的每一个第二鳍片位于第一多个鳍片结构的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的正中处。
10.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栅极堆叠结构与第一栅极堆叠结构垂直对准并且具有相同的节距。
11.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第二栅极堆叠结构和第一栅极堆叠结构均包括各自的栅极绝缘层和栅极导电层,相邻器件层的栅极导电层之间通过各自的栅极绝缘层而绝缘隔离。
12.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交替循环执行步骤a至e,使得半导体器件具有相互交替堆叠的多个第一器件层和多个第二器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4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