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氯嘧啶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08552.8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运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30 | 分类号: | C07D23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氯嘧啶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2-氯嘧啶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氯嘧啶又名2-氯吡啶啉,分子式为C4H3ClN2,其分子量为114.53,CAS号为1722-12-9,其为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熔点为63~66℃,沸点为75~76℃,闪点为98℃。现有技术2-氯嘧啶的合成方法存在物的收率较低和产品纯度较低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备2-氯嘧啶的合成方法,该制备工艺的产物的纯度较高、收率较高。
一种制备2-氯嘧啶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氰胺(式A)与在2~6℃下溶解于硫酸中,而后在50~60℃加热下使之水解反应4~6h,得到硫酸胍(式B),反应式如下,
(2)(2)将硫酸胍与1-溴-1-乙酰基-3,3-二氯丙烷(式E)在质量浓度为94~96wt%硫酸存在下,于50~60℃下反应5~8h,得到2-氨基嘧啶(式C)和2-氨基-5-溴嘧啶(式F),反应式如下,
同时将2-氨基-5-溴嘧啶以混合有钯炭催化剂和氧化镁的催化下通入氢气,于55~65℃下反应13~20h,得到2-氨基嘧啶,反应式如下,
(3)将2-氨基嘧啶以NaNO2、HCl和ZnCl2为催化剂,在-10~5℃下被还原,得到2-氯嘧啶(式D),反应式如下,
上述制备工艺的步骤(1)中,硫酸的质量浓度优选为94~96wt%,更好地为95wt%。双氰胺与硫酸的摩尔比优选为1:1.5~6,更好地为1:3。双氰胺溶解于硫酸的加料方式可以为,将双氰胺在搅拌的同时向硫酸中缓慢加入。
上述制备工艺的步骤(2)中,第一步水解产物可以无需从中分离出硫酸胍,只需将水解产物冷却至室温,便进行本步反应。硫酸胍与1,1-二乙酰基-3,3-二甲氧基丙烷两者在94~96wt%的浓硫酸的存在下发生环化反应进行,更好地为95wt%的浓硫酸。环化反应的加热方式可为恒温式,即全程均恒温在55~65℃,除此还可为阶梯式,即先将温度调节至50~55℃并维持1~2h,然后升温至55~60℃并维持3~7h,且总共反应时间控制在5~8h。本发明优选为阶梯式加热。。硫酸胍与1-溴-1-乙酰基-3,3-二氯丙摩尔比优选为1.1~2.3:1,更好地为1.8:1。所得的产物中还包含副产物2-氨基-5-溴嘧啶。可以采取本领域通用的对2-氨基嘧啶的分离方法来分离,例如用例如甲苯的萃取剂萃取,冰水冷却。
所得的副产物2-氨基-5-溴嘧啶通过钯炭催化剂和氧化镁进行催化加氢还原。钯炭催化剂是将金属钯负载到活性炭里形成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相比于采用锌粉还原,本发明催化加氢可较为显著提高还原产物2-氨基嘧啶的收率,此外减少了锌粉的消耗而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催化加氢的压力优选为0.05~0.2MPa下。钯炭催化剂、氧化镁和2-氨基-5-溴嘧啶的质量比优选为0.1~0.4:0.8~1.5:1,更好地为0.3:1.1:1。催化加氢反应可在由醇和水组成的溶剂中,优选为乙醇和水,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2~5,更好地为1:3。至于溶剂的用量,本发明无特殊限制。
上述制备工艺的步骤(3)中,2-氨基嘧啶、NaNO2、HCl和ZnCl2的摩尔比优选为1:2.4~2.8:2.5~3.5:3.2~4。还原反应在二氯甲烷的溶剂中进行。反应完毕后,可采用常规的手段对反应产物中的2-氯嘧啶进行分离提纯,例如,可以首选将反应产物用冷水使之形成水相和有机相,用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水相而保留水相中的有机相,混合全部的有机相,对其加入干燥剂进行干燥和过滤,滤液蒸干即可得到产品2-氯嘧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运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太仓运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件的位移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力式气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