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1838.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斌;曾丁轩;汤楚强;伏铁军;赵华瑞;张训琪;谢志勇;姚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00 | 分类号: | B61D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万仲达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漏斗 连接 结构 | ||
1.一种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包括中梁(1)、侧墙(2)、上漏斗脊背(3)和下漏斗脊背(4),所述上漏斗脊背(3)和下漏斗脊背(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侧墙(2)的内侧面上,所述上漏斗脊背(3)上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中梁(1)的开口(3a),所述中梁(1)穿插在所述开口(3a)内,所述开口(3a)的口部设有用于将所述中梁(1)封装在所述开口(3a)内的封口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1)的两侧面与所述开口(3a)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填补缝隙的侧面封板(6),所述下漏斗脊背(4)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中梁(1)底面的高度,所述下漏斗脊背(4)顶端对应所述中梁(1)底面的位置开有用于搁置所述中梁(1)底面的U型口(4a),所述中梁(1)底面搁置在所述U型口(4a)内;所述侧墙(2)下端设有用于搁置所述下漏斗脊背(4)的翻边(2a);所述侧墙(2)的内侧面上沿所述侧墙(2)纵向至少设有两根上下依次布置的加强梁(7),相邻两根所述加强梁(7)之间设有补强连接板(8),所述侧墙(2)的圆弧半径为5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封板(6)为与所述中梁(1)侧面相配合的折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1)底面与所述U型口(4a)之间设有用于填补缝隙的U型连接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板(9)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U型连接板(9)分别布置在所述下漏斗脊背(4)的两侧面上,两块所述U型连接板(9)的上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漏斗脊背(3)与所述侧墙(2)之间支撑连接有脊板(10),所述脊板(10)的侧边与焊接了加强梁(7)和补强连接板(8)的侧墙(2)相连,所述补强连接板(8)布置在所述侧墙(2)上对应所述脊板(10)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7)为角钢、槽钢、方管或圆管,所述加强梁(7)与所述脊板(10)交接的位置设有封板(11),所述加强梁(7)通过所述封板(11)与所述脊板(1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连接板(8)为带弧度的平板结构,所述补强连接板(8)的弧度与所述侧墙(2)的弧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连接板(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所述加强梁(7)相连,所述补强连接板(8)的外侧面与所述侧墙(2)的内侧面相连,所述补强连接板(8)的内侧面与所述脊板(10)的侧边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2)上端连接上侧梁(12)的部分为直线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所述侧墙(2)下端圆弧段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18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地板有轨电车车顶与侧墙连接安装工艺
- 下一篇:解放141带过滤网的制动总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