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鳕鱼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5734.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3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毕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南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2643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鳕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鳕鱼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鳕鱼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以及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我国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的深海区。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欧洲人称它为“海中黄金”、“餐桌上的营养师”。
鳕鱼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且脂肪含量极低,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其具有高营养、低胆固醇、易于被人体吸收等优点。鳕鱼鱼脂中含有球蛋白、白蛋白及磷的核蛋白,还含有儿童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比值和儿童的需要量非常相近,又容易被人消化吸收,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鳕鱼的肝脏含油量高达45%,可消灭传染性创伤中存在的细菌,同时含有A,D和E等多种维他命,使用鳕鱼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鳕鱼有很多种烹饪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有蒸鳕鱼、烤鳕鱼、蒜香鳕鱼和腌制鳕鱼干等,但是现有这些方法做出的鳕鱼仍存在口感不佳、风味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就了为了解决现有鳕鱼片口感不好、风味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口感较好、风味独特的鳕鱼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鳕鱼片,其以鳕鱼的重量为100份计,使用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的调味液烤制而成:白砂糖4~6份、食盐1.2~1.4份、味精0.4~0.6份、山梨酸钾0.0009~0.0011份和水10~20份。
优选地,以鳕鱼的重量为100份计,其使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的调味液烤制而成:白砂糖5份、食盐1.3份、味精0.5份、山梨酸钾0.001份和水15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鳕鱼片的制备方法,其含有如下步骤:
(一)选取原料:选取新鲜的或者冷冻后自然解冻的鳕鱼为原料;
(二)开片:将所选取的鳕鱼采用刀具去除其身上的硬刺,然后去除头部及内脏,再将鱼体开片;
(三)清洗沥水:使用清水进行多次清洗,除去血污液后沥水;
(四)浸泡入味:将鱼称重后按其重量配制调味液,并在其中浸渍7~8小时;其中,调味液各原料按照鳕鱼的重量百分比为:白砂糖4~6%、食盐1.2~1.4%、味精0.4~0.6%、山梨酸钾0.0009~0.0011%和水10~20%;
(五)控液摆盘:将浸渍入味后的鳕鱼片控去表面液体,然后将鳕鱼片摆入消毒后的托盘,并整平;
(六)一次烘烤:将摆盘后的鳕鱼片放入烘道;
(七)冷却回潮:将一次烘烤后的鳕鱼片取出烘道并冷却至常温,然后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冷库回潮9~11天;
(八)二次烘烤:将冷却回潮后的鳕鱼片再次放入烘道,烘烤温度为130~140℃;
(九)冷却装袋:将二次烘烤后的鳕鱼片冷却至常温,进行真空包装后入库。
优选地,步骤(六)中烘干时温度保持30~40℃,烘干水分至18~25%。
本发明各种辅料的加入及其合理的百分数配比,大大优化了产品的口感,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制备步骤的合理安排及制备条件的合理选择,可优化制备方法,使产品具有较好的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选取原料:选取新鲜的或者冷冻后自然解冻的鳕鱼为原料;
(二)开片:将所选取的鳕鱼采用刀具去除其身上的硬刺,然后去除头部及内脏,再将鱼体切成鱼片;
(三)清洗沥水:使用清水进行多次清洗,除去血污液后沥水;
(四)浸泡入味:将鱼称重后按其重量配制调味液,并在其中浸渍7小时;其中,调味液各原料按照鳕鱼的重量百分比为:白砂糖4%、食盐1.2%、味精0.4%、山梨酸钾0.0009%和水10%;
(五)控液摆盘:将浸渍入味后的鳕鱼片控去表面液体,然后将鳕鱼片摆入消毒后的托盘,并整平;
(六)一次烘烤:将摆盘后的鳕鱼片放入烘道,温度保持30℃,烘干水分至18%;
(七)冷却回潮:将一次烘烤后的鳕鱼片取出烘道并冷却至常温,然后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冷库回潮9天;
(八)二次烘烤:将冷却回潮后的鳕鱼片再次放入烘道,烘烤温度为130℃;
(九)冷却装袋:将二次烘烤后的鳕鱼片冷却至常温,进行真空包装后入库。
实施例2
(一)选取原料:选取新鲜的或者冷冻后自然解冻的鳕鱼为原料;
(二)开片:将所选取的鳕鱼采用刀具去除其身上的硬刺,然后去除头部及内脏,再将鱼体切成鱼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南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荣成南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5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