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吸收剂预处理实现的烟气净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6386.6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林;罗仕林;汪然;陈洪会;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西堂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75;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吸收剂 预处理 实现 烟气 净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基于吸收剂预处理实现的烟气净化工艺,具体涉及使用脱硫脱硝工艺实现烟道气净化的过程中对吸收剂进行的技术处理,属于烟道气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及化工等行业的不断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全球性的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火电厂燃煤、燃煤锅炉以及垃圾焚烧烟气的排放等,对大气的污染相当严重,我们知道,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SO2和NOX等有害物质,其中,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SO2、NOX以及飞灰颗粒又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当然,燃煤锅炉等烟道气产生的烟尘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成分也是SO2和NOX。据报道,我国约有70%的城市悬浮微粒水平超标,2/3的城市周围大气中的SO2超标,因此,为提高当前环境的空气质量,这些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更是刻不容缓。
在我国,烟气脱硫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中最主要的措施,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很多,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法、双碱法、旋转喷雾法等,其中从已产业化的脱硫技术来看,虽说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易堵塞、脱硫副产物难处置、二次污染等问题而并不适宜于我国国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仍是石灰石-石膏法。而在烟气脱硝技术方面,则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 、电子束照射法、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炽热碳还原法、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法等,其中又以SCR法脱硝应用最为普遍。
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则是利用上述传统的烟气脱硫技术与SCR脱硝技术相组合,以达到可脱硫脱硝的目的,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脱除90%以上的SO2和80%以上的NOx,但这种方法事实上仍然是单独脱硫、脱硝技术的组合使用,更兼具了上述脱硫、脱硝技术存在的弊病,未能摆脱工艺流程长、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技术经济性差、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从现有专利文献CN102489129A(工业烟气净化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2012.06.13)、CN203108424U(一种同时进行脱硫和脱硝的烟气处理装置,2013.08.07)我们知道,联合脱硫脱硝技术逐渐成为烟气治理的发展方向,但这类烟道气脱硫脱硝的一体化技术往往还不够成熟,为提高后续脱硫脱硝工艺的处理效率,通常在脱硫工序前端采用预处理烟道对烟道气中的SO2或NOX进行粗净化,使用的方式包括臭氧喷射、降温、吸收剂等等,又如专利文献CN102363095A(烟气干法脱硫工艺方法及其烟气干法脱硫系统,2012.02.29)、CN103990375A(一种半干法烧结烟气一体化净化方法,2014.08.20)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处理效率从整个脱硫(脱硝)的工艺过程中的体现却并不明显,因此,他们的工业化应用也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吸收剂预处理实现的烟气净化工艺,该烟气净化工艺专门针对烟道气的粗净化工艺而设计,采用的烟气系统主要由相互连通的辅助烟道和主烟道组成,通过辅助烟气可将吸收剂引入冲击磨粉碎分级机,在对吸收剂进行预处理并获得气粉混合物的同时,利用吸收剂对辅助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气粉混合物中的吸收剂因反应而具有活性,被送入主烟道后又与烟道气混合并进行反应,大大的提高了吸收剂的脱硫脱硝效率,对提高后续脱硫脱硝工艺的处理效率具有极高的促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西堂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西堂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6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器
- 下一篇:耐火砖切割打磨机械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