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酚丙酮装置氧化反应单元降低能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9763.1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施竞怡;何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9/04 | 分类号: | C07C39/04;C07C37/08;C07C49/08;C07C45/5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酚 丙酮 装置 氧化 反应 单元 降低 能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酚丙酮装置氧化反应单元降低能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酚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是一种多用途的化工生产原料。丙酮是一种常见的、极易挥发的化学溶剂。专利申请号US20110301384A1异丙苯氧化系统和专利申请号CN200580006398.9氢过氧化异丙苯的制造方法,介绍了以湿法及干法进行异丙苯与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制备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工艺。专利申请号CN201120437887.2涉及一种外部移热的异丙苯连续氧化系统,其氧化塔与氧化外循环冷却器和循环泵相接,氧化产物与循环冷却水换热以实现异丙苯氧化反应生成热的外移。专利申请号US6303825B1涉及一种至少包含一个放热反应的循环反应系统的开车方法,提出以放热反应的反应热预热进料流股,达到反应热量回收利用,有效降低能耗的目的。
现有技术在异丙苯干法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制备苯酚丙酮的过程中,设置1#和2#两个串联的氧化塔,使异丙苯氧化为过氧化氢异丙苯。1#氧化塔的异丙苯进料用低压蒸汽预热至最佳进料温度,两个氧化塔出料分别通入1#氧化外循环冷却器和2#氧化外循环冷却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以实现异丙苯氧化反应生成热的外移。开车工况下,两个氧化外循环冷却器通入蒸汽以实现开车预热功能。1#氧化塔进料预热需消耗大量低压蒸汽,而氧化反应的生成热移走却另外需要消耗大量循环冷却水,存在能耗较高问题。
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能耗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苯酚丙酮装置氧化反应单元降低能耗的方法。该方法用于苯酚丙酮装置氧化反应单元中,具有能耗较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苯酚丙酮装置氧化反应单元降低能耗的方法,包括异丙苯的物流(1)通过2#氧化塔热交换器(20)与2#氧化塔(16)塔底回流物流(21)进行换热后,再通过1#氧化塔热交换器(2)与1#氧化塔(6)塔底回流物流(9)进行换热,加热后的异丙苯物流(3)通过氧化进料预热器(4)进一步预热,预热后的进料物流(5)进入1#氧化塔(6),与塔内通入的空气物流(11)发生氧化反应;1#氧化塔(6)塔顶物流(12)送至尾气处理单元;1#氧化塔(6)塔釜液相物流(7)的一部分物流(13)进入2#氧化塔(16),另一部分物流(15)进入1#氧化塔热交换器(2)与物流(1)进行换热后返回1#氧化塔(6);通入2#氧化塔(16)的物流(13)与塔内通入的空气物流(22)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2#氧化塔(16)塔顶物流(23)送至尾气处理单元,2#氧化塔(16)塔釜物流(17)的一部分物流(19)送出后续氧化单元,另一部分物流(16)进入2#氧化塔热交换器(20)与物流(1)换热后返回2#氧化塔(16)。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与物流(15)并联有1#氧化塔开车预热器(14),与物流(16)并联有2#氧化塔开车预热器(26),实现开车时回流物料的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1#氧化塔(6)操作温度为20~200℃,操作压力为0.1~0.8MPaG;1#氧化塔热交换器(2)操作温度为10~200℃,操作压力为0.1~1.5MPaG;2#氧化塔(16)操作温度为20~200℃,操作压力为0.1~0.8MPaG;2#氧化塔热交换器(20)操作温度为10~200℃,操作压力为0.1~1.5MPaG。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优选地,所述1#氧化塔(6)操作温度为80~120℃,操作压力为0.2~0.4MPaG;1#氧化塔热交换器(2)操作温度为60~110℃,操作压力为0.2~0.8MPaG;2#氧化塔(16)操作温度为80~120℃,操作压力为0.2~0.4MPaG;2#氧化塔热交换器(20)操作温度为30~110℃,操作压力为0.2~0.8MPaG。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物流(13)与物流(15)的质量流量之比为1:1~10,物流(19)与物流(16)的质量流量之比为1:1~1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包括异丙苯的物流(1)中异丙苯的质量含量为50~99%;物流(5)与物流(11)的质量流量之比为1~10:1,物流(13)与物流(22)的质量流量之比为1~10: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后的异丙苯物流(3)通过氧化进料预热器(4)进一步预热至60~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