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0046.0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3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让-菲利普·格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贝洱法兰西鲁法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8 | 分类号: | H05B3/08;H01R12/72;H01R1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法国鲁法克***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元件 电路板 电热器 接插件 接触区 弹性延长部 彼此相对 电连接 电源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电热器(1),其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和至少一个电路板(2),其中该电路板(2)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区(3),以通过该接触区实现加热元件(4)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而加热元件(4)具有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其中该加热元件可以通过接插件(6)连接至电路板(2),其中接插件(6)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弹性延长部(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加热器,其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和至少一个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区,以通过该接触区实现加热元件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而该加热元件具有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
背景技术
电热器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可以通过对其提供电流进行加热。热量随后通过散热翅片或其它导热部件传递至散热器。该散热器从而可以通过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为了控制加热元件上的电流,电热器还具有一控制单元。
本领域已知的电热器具有一设置在加热元件与控制单元和/或电源之间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通常由公母连接头构成。由于这种连接组件的性能,当两个连接头相连时,加热器将承受机械应力。
此外,由于连接组件在电热器中的位置,使其可以暴露在腐蚀、湿气或机械应力中。特别地,如果各加热元件分别通过一连接组件连接至一与电源相连的共用总线系统时,各加热元件的组装将对所有其它已组装好的加热元件产生机械应力。这可能导致连接组件或加热元件损坏。
此外,难以获得能够充分密封以防止水或其它更常见的湿气的连接组件。特别地,壳体内或壳体上的围绕连接头的区域是危险的,因为连接头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区域可能渗透水或湿气。
水或湿气的进入通常会导致摩擦腐蚀,从而导致加热器失效。由于这种电热器通常使用的环境,连接头必须在整个寿命期间满足高需求以防止失效。这种电热器通常在汽车中使用,以给汽车的发动机或内部提供加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器,该电热器具有一位于电热器的加热元件与电路板之间的改进的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可以形成为对电热器产生最小的机械应力。此外,该电热器应该易于制造。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特征实现。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电热器,其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和至少一个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区,以通过该接触区实现加热元件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而加热元件具有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其中该加热元件可以通过接插件连接至电路板,其中接插件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弹性延长部。
有利的是,接插件安置在电路板上而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此外,该接插件可以滑过电路板而不需要大的装配力。因此,用于电路板或电热器的其它连接件和元件的机械应力是非常有限的。接插件具有两个弹性延长部,通过电路板施加合适的力可以使它们挠曲。由挠曲产生了一接触压力,该压力有助于将接插件固定在电路板上,从而使连接稳定。根据弹性延长部的材料,该接插件可用于在加热元件和电路板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并且可以在加热元件和电路板的接触区之间建立电连接。这样有助于减小需要部件的数量,并且减小电热器的复杂度。
有利的是,加热元件直接连接至电路板,而无需更多的元件。特别是不需要母线,母线通常连接至电热器的所有加热元件。母线通常用于将加热元件连接至一控制单元和/或一电源。通过将电路板的接触区直接连接至电源,并且将加热元件直接连接至电路板,可以实现电热器的更简单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两个弹性延长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区的区域内的板状电路板的高度。
由于弹性延长部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弹性延长部的最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电路板的高度,因此通过将电路板插入接插件,可以使电路板和弹性延长部之间产生接触压力。该接触压力有助于使接插件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因为其可以抵抗电路板相于接插件的相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贝洱法兰西鲁法克公司,未经马勒贝洱法兰西鲁法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