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大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半互穿网络温敏水凝胶吸附铀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23622.7 申请日: 2014-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4645946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7
发明(设计)人: 曹小红;张志宾;刘云海;花榕;吴芬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0/26 分类号: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G21F9/12
代理公司: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代理人: 李卫东
地址: 344000***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孔聚 丙基 丙烯酰胺 聚糖 半互穿 网络 温敏水 凝胶 吸附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对铀吸附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大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壳聚糖(简称大孔PNIPAAm/CS,下同)半互穿网络温敏水凝胶来吸附铀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铀(uranium,简称U),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物资,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铀作为一种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可释放巨大的能量。轻水反应堆中,1吨的天然铀相当于15~17千吨煤,用于发电可达45~50兆度;快中子增殖堆中,1吨天然铀相当于100万吨煤左右,可发电约30亿度。同时核燃料还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具中推进动力方面。核燃料产生的核动力堆可用于潜艇、远洋货轮,核燃料负荷量和续航能力,是一般燃料无法比拟的。铀也可以作为核炸药,能用作核武器的装料。铀核裂变时可以产生300多种核素,这些核素及其产生射线在各方面的应用为核能的和平利用开辟了另一个广阔的领域。同时,铀也可作为热核武器氢弹的引爆剂,铀核裂变时产生的2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经分离后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如农业上用于辐照育种,食品工业用于食品保鲜灭菌,医药上用于放射治疗,工业上用于无损探伤、地质勘探、文物考古等。铀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国家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战略需求。因而,在开展采铀方面的新技术研究,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必须注重从铀采冶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中提取铀,以提高铀的综合利用率。同时,铀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质,而且对矿区周围植物、农田和土壤产生不可逆转的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公众的健康。

 目前常用的分离、富集铀的方法有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溶剂萃取、过滤和反向渗透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产生新化学污染、能耗高、操作烦琐和成本高昂等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与这些方法相比,吸附法具有吸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选择性高、速率快和容量大等优点。吸附法是一种对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主要是让废水与具有吸附性能的固体吸附剂接触,从而使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质附着在吸附剂表面上,进而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除去。吸附法的关键是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常见用于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铀的吸附剂主要有有机聚合物、粘土类、生物质类及岩石等。但一般都存在着吸附能力强但脱附较困难、机械强度较差、吸附和脱附过程较难控制等不足,因此,开发出一种新型吸附剂,使其具有较大的吸附表面积、机械强度好、吸附和脱附过程可控、对铀吸附量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铀的方法,即一种以大孔PNIPAAm/CS半互穿网络温敏水凝胶吸附铀的方法,所述方法制备出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吸附表面积、机械强度较好、吸附和脱附过程可控、且对铀具有高的吸附量。

 本发明吸附铀的方法如下:首先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司班-80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促进剂,制备出大孔PNIPAAm/CS半互穿网络温敏型铀吸附剂。然后将制得的大孔PNIPAAm/CS半互穿网络凝胶经冷冻干燥后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一定浓度的铀溶液,用NaOH溶液或HNO3溶液调节铀溶液的pH值,在振荡器上以200 r/min振荡至吸附平衡。取出待测样液,在待测样中加入 pH=2.5的氯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和偶氮胂Ⅲ并定容,根据吸附平衡公式即可计算出吸附容量(qe)。

 本发明的吸附剂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0.5-1.0g壳聚糖单体溶于乙酸中,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混合均匀。

  2)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聚乙烯醇(PVA)稳定剂,乳化剂Span-80,搅拌5-10 min后加入过硫酸铵(APS)引发剂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促进剂。

  3)搅拌10-15 min后静置24 h后,取出凝胶,用乙醇洗去Span-80和PVA制孔剂,再用蒸馏水浸泡45-48 h,定时换水以除去未反应单体、残余引发剂或催化剂,最后将凝胶切成块,冷冻干燥备用。在聚乙烯醇(PVA),Span-80,过硫酸铵(APS)、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全部混合搅拌后,静置时间为20-30h。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壳聚糖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质量比为1:20-5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