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烟色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红曲干酪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3647.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艾连中;夏永军;王光强;丁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C19/03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色 曲霉 菌株 及其 制备 红曲 干酪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的烟色红曲霉菌株x08,其保藏编号为:CGMCC 775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曲干酪的制作方法,利用上述的烟色红曲霉菌株作为霉菌发酵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生乳进行标准化和杀菌;步骤二、加入乳酸菌发酵剂进行酸化发酵,添加凝乳酶得到凝乳;步骤三、将凝乳切割成小块后排乳清,接着加入食盐,然后装入模具中,定期翻转,得到成型凝乳块;步骤四、将凝乳块切割成凝乳片,按照一定比例接种烟色红曲霉菌株作为霉菌发酵剂,凝乳片成熟后得到红曲干酪。本发明制备的红曲干酪中γ‑氨基丁酸中的含量较高,具有增强产品的保健功能、改善风味的作用,可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烟色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作红曲干酪中的应用,属于奶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酪素有“奶黄金”之称,是以乳或是乳制品为原料,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促使乳中的蛋白质凝固,切割后排出乳清,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成熟而制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
霉菌成熟干酪为一种以霉菌为主要成熟发酵剂的软质干酪,将霉菌发酵剂接种于干酪表面进行成熟。霉菌发酵剂的生长速度快,蛋白酶和脂肪酶酶系活性高,赋予软质干酪特有的质地与风味。但是,也正是由于降解酶系活性高,蛋白质和脂肪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刺激性风味化合物,使得干酪的风味和口感不易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我国传统上并没有食用干酪的习惯,而干酪的风味及口感浓郁而刺激,消费者的认同度普遍不高。如何选用合适的霉菌发酵剂的菌种,并通过工艺调控,得到适宜中国人饮食偏好的干酪产品,是乳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987年,日本学者小宾靖弘首次发现红曲中也存在γ-氨基丁酸,大量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具有以下功能,降低血压,调节脑血管,促进乙酞胆碱合成,使脑细胞活动旺盛,促进脑组织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调节心律失常、治疗癫痫,改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防止皮肤老化、调节激素分泌等功能;减轻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疼痛;另外其具有类似于谷氨酸甜味,能够增强食品风味,以及在胃酸分泌的中枢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增大红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增强红曲干酪的功能性,使其更具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株烟色红曲霉菌株x08,其保藏编号为:CGMCC7751。
另外,在本发明的烟色红曲霉菌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烟色红曲霉菌株在常规固态发酵条件下的γ-氨基丁酸产量高于6.72mg/g。
另外,在本发明的烟色红曲霉菌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烟色红曲霉菌株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的:将传统红曲样品研磨成粉,进行梯度稀释涂布平板,置于30℃环境下培养;挑取早期菌落为白色,后期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单菌落;连续划线分离纯化,筛选得性状单一的烟色红曲霉菌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曲干酪的制作方法,利用上述的烟色红曲霉菌株作为霉菌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生乳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原料乳,对原料乳进行杀菌;步骤二、在杀菌后的原料乳中加入乳酸菌发酵剂进行酸化发酵,添加凝乳酶得到凝乳;步骤三、将凝乳切割呈小块后排乳清,接着加入食盐,然后装入模具中,定期翻转,得到成型凝乳块;步骤四、将凝乳块切割成凝乳片,按照一定比例接种烟色红曲霉菌株作为霉菌发酵剂,凝乳片成熟后得到红曲干酪。
另外,在本发明的红曲干酪的制作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接种烟色红曲霉菌株是利用不锈钢针对凝乳块进行穿刺,然后涂抹用食用酸预酸化好的pH在3.0-5.0之间的淀粉-烟色红曲霉菌株浆液。
另外,在本发明的红曲干酪的制作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浆液中的淀粉为荸荠淀粉、小麦淀粉、魔芋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为小麦淀粉,淀粉的添加量为3%-6%(w/v)。
另外,在本发明的红曲干酪的制作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浆液中淀粉浆液与烟色红曲霉菌株种子液的比例在0.5-1.0(v/v)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报警功能的充电器
- 下一篇:环模制粒机旋转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