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及其仿生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5928.4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姜忠义;佟振伟;杨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2F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氧化 纳米 复合物 及其 仿生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g-C3N4/TiO2/Ag纳米片复合物的仿生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的控制、太阳能的利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TiO2由于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成为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但TiO2的带隙较宽,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87nm的紫外线,限制了其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通过贵金属沉积改性的TiO2可以实现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增加光吸收范围。此外,宽窄半导体复合属于一种经济、高效的改性方法。
氮化碳是一个新颖的非金属可见光催化剂,因其稳定、易制备、低成本、来源绿色而得到快速发展。氮化碳的帯隙约为2.7eV,可以和TiO2等多种宽带隙半导体复合形成相对活性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剂。
传统的制备二氧化钛及复合物的方法主要是溶胶-凝胶法、水热法,需要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条件下进行。合成金属纳米离子的方法有光化学法,化学还原法等。因此,发展一种在水溶液中温和无毒的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在自然界中,生物体通过生物矿化作用可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生物矿物如Au,Ag,SiO2等。研究发现,利用自然界的蛋白质或者氨基酸小分子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金属纳米粒子、氧化物的方法被称为仿生矿化。例如精蛋白,溶菌酶,R5多肽,赖氨酸,可以诱导合成氧化物TiO2,SiO2;BSA,溶菌酶可以诱导合成金属纳米粒子Au,Ag。利用生物分子诱导合成TiO2、Ag及其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生物分子的多功能性对其进行改性,提高其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是一种有前景的绿色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的仿生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过程简便、可控性好;制备得到的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为二维片状结构,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MB),效果明显。
本发明一种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是利用精氨酸作为诱导剂实现二氧化钛的矿化,利用3,4-二羟基苯基丙酸还原Ag+;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中的氮化碳为纳米片结构,原位生长在氮化碳上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约为10nm,Ag纳米粒子约为5nm,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复合物中氮化碳的质量比率为0.80-0.85。
上述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的仿生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室温下配置以下溶液:
配置浓度为0.5-0.6mol/L的精氨酸溶液,记为溶液A,并将溶液A的pH调节为6.5-7.5;
配置浓度为0.25mol/L的二(2-羟基丙酸)二氢氧化二铵合钛溶液,记为溶液B;
配置浓度为56-60mg/mL的氮化碳悬浮液,记为悬浮液A;
步骤二、向所述悬浮液A中加入溶液A,二者体积比为1:1,混合搅拌3-5h,得到氮化碳-精氨酸悬浮液,记为悬浮液B;将悬浮液B与溶液B按照体积比20:1的比例混合,搅拌0.5-2h,离心得到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粒子;干燥后于480~485℃下煅烧2小时,得到片状g-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制备得到的片状g-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物溶于水中,制备4-5mg/ml悬浮液,记为悬浮液C,向悬浮液C中加入2mg/ml的溶液B,使得溶液B与悬浮液C的体积比为(0.2-0.3):1,剧烈搅拌30min,得到悬浮液D;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悬浮液D离心洗涤三次,加入浓度为1-3mmol/L的AgNO3溶液,使得AgNO3与二(2-羟基丙酸)二氢氧化二铵合钛的摩尔比为(0.02-0.06):1,室温搅拌24h,去离子水洗涤,冻干得到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复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制备的片状g-氮化碳-二氧化钛纳米片复合物中g-C3N4被层层剥离成较薄的片状结构,原位生长在氮化碳上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粒径约为10nm,Ag约为5nm,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g-氮化碳-二氧化钛-银纳米片结构利于可见光的吸收,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有明显的效果。制备方法简便,条件温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5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