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获得洋桔梗品种间杂交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45960.0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林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快速获得洋桔梗品种间杂交种的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杂交育种方法,具体涉及一 种快速获得洋桔梗品种间杂交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洋桔梗,株态轻盈滞洒,花色典雅明快,花形别致可爱,一致都 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
洋桔梗原产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和得克萨斯州,性喜温暖、湿润和 阳光充足。较耐寒,不耐水湿。引种到欧洲和日本通过杂交改良,现 已成为一个妖媚动人、异常新奇的花卉。其中荷兰的克·萨欣·扎登 (K.SahinZaden)公司和基夫特·布洛迈扎登(KieftBloemzaden) 公司为洋桔梗的育种和新品种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在欧洲各国的花 店和家庭的窗台上到处可见。在日本,世界著名的花卉种子公司坂田 公司在洋桔梗育种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目前,品种间杂交育种依然是花卉新品种的选育的主要方法之 一。国外洋桔梗的杂交选育已经开展了100多年,已选育大批新品种, 而国内现在还处于引种阶段,许多通过杂交手段获得杂交种技术还未 能突破,如,洋桔梗部分品种间杂交存在受精后障碍,致使杂交得不 到种子,严重影响了桔梗花色、叶色等优异基因的再组合,因此解决 这一难题对桔梗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利用胚培养技术来克服洋桔梗品种间受精后障碍,可以直接获 得杂交新品种。对加速洋桔梗特异遗资源应用于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洋桔梗扦插繁殖系数比较低,另外因种子繁殖多采用的是F1代 种子,后代分离比较大,使品种混杂相当严重,因此提倡采用组培繁 殖法,使后代保持良好的性状。因此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批量生 产优质种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许多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采用洋桔梗的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 用组培繁殖法进行种苗的快速繁殖。“洋桔梗的组培快繁”(周俊英, 农业科技通讯,2004,5)一文中公开了将洋桔梗种子作为外植体对其 进行快繁的技术;“植物激素在洋桔梗组培快繁中的应用效果”(詹革 胜,安徽农业通报,AnhuiAgri.Sci.Bull.2004,10(6):52-53,59)一 文中选取的是洋桔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激素对其进行处 理来研究激素在洋桔梗组培快繁中的作用,可见,洋桔梗的茎段、叶 片和种子都可以作为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目前还没有利用桔梗 胚作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来获得品种间杂交种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状,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将经过受精的胚作为外植体通过组 织培养技术来快速获得桔梗品种间杂交种的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全 新的获得洋桔梗新品种的方法,还能解决其继代培养变异的问题,成 活率较高,不受季节的影响,大幅度降低增殖成本,满足规模化生产 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获得洋桔梗品种间杂交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父、母本在开花前一天进行套袋隔离,第二天上午,取 新鲜的父本花粉对母本进行授粉,授粉后进行套袋隔离;
(2)摘取授粉后瘦果授粉,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出子房,后将子 房用流水冲洗5~10min,再用70~75%的乙醇消毒30~50s后,置于0.1% 的升汞溶液中4~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冲洗后用无菌的刀 片划开种皮,取其胚作为外植体;
(3)将外植体置于接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瓶接种胚胎10-15 个;35d后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幼苗后转到分化培 养基中扩繁,扩繁得到幼苗后,将幼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 培养,筛选获得单体植株;
(4)炼苗移栽:先将培养瓶移至温室,自然条件下炼苗4d,待 洋桔梗苗健壮且有5-7片真叶、6-8cm高时,然后解开封口膜,炼苗6d, 移栽到经消毒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4-26℃,前7d湿度控制在70% 左右,以后逐渐降低湿度,直至将移栽苗置于自然条件下;
(5)大田管理:将移栽成活的洋桔梗苗正常管理,得到杂交一 代洋桔梗新品种。
上述步骤二中,取子房的时间为授粉后8~12d。
所述步骤三中接种培养基为:MS+2,4-D 2mg/L+6-BA 1.5mg/L;
上述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
上述的分化培养基组成为MS+6-BA 0.2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林,未经邱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5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氏沼虾中虾养殖工艺
- 下一篇: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