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食用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8886.8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00 | 分类号: | C08L5/00;C08L3/02;C08L5/08;C08L89/00;C08L5/04;C08L91/00;C08K5/053;C08J5/1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食用 生物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食用膜,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食用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大多采用聚丙烯、聚乙烯等化工产品,这些材料虽然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可是存在着无法生物降解的弊端,只能作为生活垃圾而处理,这些材料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白色污染问题。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特殊性,可食用包装材料的研制这一课题应运而生。由于可食用包装材料具有无毒、可食用的特点,即使不食用而丢弃也会自动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食用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淀粉和琥珀酰甲壳素溶于醋酸中,充分搅拌;将黄原胶、玉米醇溶蛋白、大豆多醣体、普鲁兰多糖和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混合液的pH为 5~12;将海藻酸盐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并加入保湿剂,搅拌均匀,以40~70℃的热水浴加热10~25 min;将上述混合液浇注于模具中,干燥脱膜,即得复合型可食用生物膜。
所述新型可食用生物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淀粉 3~8 份,琥珀酰甲壳素 15~30 份,黄原胶 15~40 份,玉米醇溶蛋白 2~10 份,海藻酸盐 3~15 份, 大豆多醣体 3~15 份,普鲁兰多糖 2~5 份,保湿剂 2~12 份。
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紫薯淀粉、小麦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钾、海藻酸钠或海藻酸钙。
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或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醋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1.5%~3%。
本发明产品原料易购得,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产品机械性能好、抗菌性好、透气性低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
将玉米淀粉 3 kg和琥珀酰甲壳素 15 kg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1.5%的醋酸中,充分搅拌;将黄原胶 15 kg,玉米醇溶蛋白 2 kg, 大豆多醣体 3 kg,普鲁兰多糖 2 kg,和琥珀酰甲壳素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混合液的pH为 5;将海藻酸钾 3 kg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并加入甘油 2 kg,搅拌均匀,以40℃的热水浴加热10 min;将上述混合液浇注于模具中,干燥脱膜,即得复合型可食用生物膜。
实施例2:
将紫薯淀粉 4 kg和琥珀酰甲壳素 20 kg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1.5%的醋酸中,充分搅拌;将黄原胶 15 kg,玉米醇溶蛋白 5 kg, 大豆多醣体 5 kg,普鲁兰多糖 3 kg,和琥珀酰甲壳素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混合液的pH为 5;将海藻酸钾 8 kg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并加入甘油 4 kg,搅拌均匀,以 50℃的热水浴加热15 min;将上述混合液浇注于模具中,干燥脱膜,即得复合型可食用生物膜。
实施例3:
将小麦淀粉 6 kg和琥珀酰甲壳素 20 kg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3%的醋酸中,充分搅拌;将黄原胶 30 kg,玉米醇溶蛋白 8 kg, 大豆多醣体 12 kg,普鲁兰多糖 4 kg,和琥珀酰甲壳素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混合液的pH为 12;将海藻酸钠 12 kg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并加入蓖麻油 10 kg,搅拌均匀,以60℃的热水浴加热 15 min;将上述混合液浇注于模具中,干燥脱膜,即得复合型可食用生物膜。
实施例4:
将小麦淀粉 8 kg和琥珀酰甲壳素 30 kg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3%的醋酸中,充分搅拌;将黄原胶 40 kg,玉米醇溶蛋白 10 kg, 大豆多醣体 15 kg,普鲁兰多糖 5 kg,和琥珀酰甲壳素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混合液的pH为 12;将海藻酸钙 15 kg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并加入蓖麻油 12 kg,搅拌均匀,以70℃的热水浴加热 25 min;将上述混合液浇注于模具中,干燥脱膜,即得复合型可食用生物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